第二十一章大军来袭>
王山把士子们送出城几日后,便有斥候来报高句丽大军来袭。>
估计得有三四万人。>
“如今城中只有五千兵马,连上高句丽的降兵不过万余,如何胜之?”>
王山对着戏志才问道。>
“主公只管出城迎战,志才自有把握。”>
王山见戏志才胸有成竹,赶紧命太史慈与公孙度整备军马,出城迎敌。>
出城约五十里,便看到高句丽大军营寨。>
戏志才差人给高句丽送去战书。>
绝奴部首领金武拆书看之,大怒到:“汉军欺吾太甚!闻我将之,故意使人搦战!明日我必斩其头。”>
传令当夜五更,三军出寨,朝汉军大营进发。>
半小时以后,金武刚走到一半,汉军已经到了。>
两边布成阵势。>
只见金武金盔金甲,披挂出马;左右各有一位大将。>
一名叫金谦,一名叫金华,二人皆为部落中颇有勇力的壮汉。>
三通鼓罢,汉军阵中,门旗两开,三员大将全副武装,立于阵前。>
中间太史慈,左边公孙度,右边金正星。>
太史慈也不言语,纵马当先,冲着金武飞奔过去。>
金武轮起大刀准备自己上。>
高句丽阵中早飞出一名壮汉,名为金文,乃金武之弟,绝奴部第一勇士。>
太史慈挺枪来迎,两人战有七八十会合,不分胜负。>
金正星对着公孙度说道:“对面金盔金甲者,乃是绝奴部首领金武。>
若是活捉金武,必使敌军胆寒。”>
话刚说完,公孙度拍马飞出,一匹马,一口刀,从斜刺里直取金武。>
如一道电光,飞至金武面前,手起刀落。>
金谦、金华急举枪遮架,刀到处,两支枪杆齐断,只得将枪杆往公孙度马头上打。>
公孙度见此,只得回马,金谦从士兵手中拿长枪赶来。>
金正星见此,搭弓上箭,往金谦心窝里便射,金谦应弦落马。>
金文见背后有人落马,赶紧弃了太史慈,往自己阵中驶去。>
太史慈趁势带领兵马掩杀过去,高句丽士兵大乱,践踏者无数,四散奔走。>
太史慈望见带着金盔金甲的金武,骤马赶来。>
金武举刀迎上,二人相战许久,都不能拿下对方,便各自收兵。>
……>
金武收兵回营后,见折了自家金谦,两眼通红。>
少倾,其弟金文到了其大帐,对金武说道:“我手下有一人,姓金,名定。>
与金正星手下养马后槽是弟兄,后槽被责怀怨,今晚使人报来,举火为号,刺杀汉军首领,以报金谦之仇。>
我想领兵以为外应。”>
金武问道:“金定何在?”>
“已经混入盖牟城中,我愿领一万军去。”>
金文答道。>
金华在边上劝到:“汉军多谋,恐有准备,不可造次。”>
金文坚持要去。>
金武伤感金谦之死,迫切的想要报仇。>
遂令金文领兵一万,以为外应。>
金定乃金文远方亲戚,当天便混在王山这边的高句丽士兵内,进了盖牟城。>
寻见养马后槽,两个商议。>
金定说道:“我已使人报金文将军了,今夜必来接应,你如何行事?”>
“我这里离军营较远,晚上恐怕也不能进去,我在草堆里放起一把火,你去前面叫反,城中高句丽士兵必大乱,到时候行刺汉军主帅,剩下的军队肯定就散了。”>
金定听完便说道:“此计大妙!”>
当晚,王山等人回到城中,戏志才犒赏三军,传令不许解甲睡觉。>
王山见此便问道:“今日大胜,高句丽士兵远遁,为何不让将士们卸甲睡觉?”>
戏志才回答到:“非也。>
为军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
倘高句丽兵度我无备,乘虚攻击,何以应之?>
今夜防备,当比每夜更加谨慎。”>
话还没说完,城中火起,高句丽士兵的声音此起彼伏。>
王山等人赶紧出门上马,站在路中央。>
士兵来报:“喊声很急,赶紧去看看吧。”>
戏志才说道:“哪有一城的士兵都造反的,这肯定是造反的人,故意惊动士兵,将先作乱的士兵捉住即可。”>
不一会儿,公孙度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