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高句丽起兵>
高句丽都城甘勿,大殿内。>
高句丽分为五个大部落,分别为消奴部、绝奴部、顺奴部、灌奴部、桂娄部。>
一开始消奴部为王,后来实力下滑,被桂娄部取而代之。>
五个部落头目还有几个官员,一起聚在大殿内议事。>
“如今大汉侵我边境,新城、盖牟、玄菟三城城主轻敌冒进,皆被杀,如今汉军已占领三城,我欲兴兵讨之,诸位以为如何?”>
桂娄部头目伯固说道。>
“大王,大汉地大物博,精兵良将无数,不可力敌,不如遣人议和,大不了割点地,赔点款,待汉军退去,我等再徐徐图之。”>
消奴部头目说道。>
绝奴部头目金武身高二米,以武力著称,见消奴部头目如此,心中不喜,便冲着消奴部头目说道。>
“你还没见到汉军,便被吓破了胆,莫非汉军比我等多长了一个脑袋?>
我听说大汉国如今国力衰弱,已经不是以前那样了,我愿为先锋兴兵讨之,将其消灭在我高句丽境内!”>
其余两个部落头目见此,便说道:“大王,不若先打一打,打不过后再遣使求和也不晚。”>
伯固见众人说完,想了想便道:“好,那就以金武为先锋,各部落出兵五千,我出兵一万,给金武凑齐三万兵马,即日启程,将汉军赶出我国。”>
消奴部头目见此,也不敢再劝,如今自己部落式微,再劝恐引起众怒,到时候群起而攻之,倒给部落惹了大麻烦。>
想了想,便摇了摇头,与众人一起诺道:“谨遵大王令!”>
各部落头目和官员们纷纷出去,去筹备大军出发的事宜去了。>
……>
王山带着两千兵马到了盖牟城,太史慈与公孙度出城迎接。>
王山见到太史慈,高兴地用手拍着太史慈的背说道:“子义真乃良将也!”>
“主公不怪罪慈私自领兵出来?”>
“我只是担心你意气用事,被敌军宵小所害。”>
王山回答道。>
“主公真乃明主也,慈愿为主公鞍前马后,鞠躬尽瘁!”>
太史慈赶紧下马拜地说道。>
王山见此,赶紧下马扶起太史慈。>
二人一同进城,进了城主府,又听了太史慈详细讲述了如何攻下城。>
听到与金正月斗了几百回合不分胜负,金正月箭术又百发百中时,王山心中大喜。>
又听得其弟金正星救了金正月,砍死城主高达,开门投降。>
不禁开口说道:“高句丽竟也有如此义气之人!”>
王山接着说道:“没想到高句丽竟然也有武力不逊于你的人,如今在家称病不出,我欲亲请之。”>
“主公不可,此为外族,如若亲去,恐为耻笑。”>
太史慈劝到。>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如果能得到和子义一样的武将,些许耻笑算的了什么。”>
“主公颇有高祖之风。”>
太史慈赞道。>
太史慈其实是想王山去请金正月的,毕竟金正月饶过他一命,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王山带着太史慈又寻了一个会说大汉话的高句丽人,便来到金正月的府邸,敲门进入,金正月便出来相迎。>
几人坐下,王山便开口道:“我乃辽东太守王山,今闻将军武艺高强,欲辟为汉官,如何?”>
金正月低头沉默不语,倒是边上的金正星劝到:“大哥,汉人有一句话,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大哥武艺高强,高句丽偏安一偶,恐糟蹋了大哥这一身本领。”>
王山向着金正月、金正星看去,二人属性列表便出来了。>
姓名:金正月>
武力:91>
智力:54>
统率:62>
姓名:金正星>
武力:85>
智力:21>
统率:32>
心中大喜,金正月这武力值比得上三国时的一流武将了,怪不得与太史慈斗了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这个金正星也可以啊,这么小的年纪,武力值比裴元绍高了一大截,85的武力值冲锋陷阵也够用了。>
心中不免有些热络,开口说道:“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可偏安一隅,埋没才华。”>
太史慈在旁边听到此话,亦深以为然。>
对不起了太史慈,哥文化低,只能剽窃你的话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