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追杀金武(二)>
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
士兵们衣服都湿透了,个个身上带着伤。>
兵器和旗帜早就不全了,大半都是在太平沟被公孙度赶得急丢的。>
只骑了一个孤零零的马,鞍缕衣服早都就丢了,又一晚上没睡觉。>
金武见前面的士兵不走了,便让身边人去前面看看是什么原因。>
从人查看后,回报:“前面山陡路窄,因为早晨下过雨,山上的水都流了下来,马蹄陷到了泥里面,不能前进了。”>
金武大怒,说道:“军旅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哪有因为路泥泞不堪不能走的道理!”>
于是便下令,令老、幼、受伤的士兵在后面慢慢走,强壮的士兵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务必要动作快,延迟者斩。>
士兵们只得下马,在路旁砍伐树木,填平道路。>
金武怕后面士兵赶来,令左右十余骑持刀在手,凡是有延误的就地斩杀。>
这是士兵们都饿得不行了,好多人已经倒地不起。>
金武便令人马践踏先前走,踩死者不可胜数。>
士兵们悲号的声音,响彻山路。>
金武大怒喊道:“生死有命,哭有什么用?”>
三队人马,一队落了后,一队填了路,剩下一队跟着金武。>
过了险峻的一段山路,路稍微有点平整,金武环顾左右,只有几十骑跟着,没有一个武器铠甲齐全的。>
金武令大家赶快前进,众人说道:“马已经没有了力气,稍微休息一下吧。”>
金武便说:“赶到南苏再休息!”>
众人又走了几里路,金武便在马上扬鞭大笑,众人皆问道:“首领为何大笑?”>
金武说道:“依我看,汉军首领还是无能之辈,如果在这里埋伏一队人马,我等必然下马就擒。”>
话刚说完,一声炮响,两边出来千余人马,一字摆开,为首大将金正星,手持大刀,堵住去路。>
高句丽将士们见了,吓得魂飞魄散,面色发白。>
金武说道:“既然到了这里,只能死战了!”>
众人说道:“人虽然可战,但是马已经没有了力气,怎么打得过敌军啊!”>
金武左右有人说道:“金正月素来极为重义,恩怨分明。>
我与其有旧,今亲去告之,咱们说不定可以脱身。”>
金武赶忙让那人前去劝说金正月。>
那人听得金武说话,当即纵马向前,弯腰行礼对金正月说道:“将军别来无恙。”>
金正月向前看去,乃幼时同乡,年轻时一起在甘勿求学。>
于是也弯腰行礼道:“金某奉军师命令,在此等候多时。”>
那人见此,便说道:“我等兵败式微,到这里已经是走投无路,望将军看在往日的面子上,放我们一马。”>
金正月顿了一下,说道:“昔日我等为同僚,但如今我等各为其主,生死各安天命,今天如果放你们走了,岂不是因私废公?”>
那人接着说道:“我等皆为高句丽人,昔日一同求学时光你难道忘了吗?”>
金正月极为重义,想起了当年一同求学的时光,怎么又能不动心。>
又看到高句丽士兵人心惶惶,都恐惧的想要哭出来,一种更是不忍心,于是调转马头,对着士兵们说道:“四散摆开。”>
这个分明就是放金武他们过去的意思,那人见金正月回马,赶紧和金武等人一齐冲了出去。>
金正月转过身时,金武等人早就冲过去了。>
金正月持刀大喝一声,高句丽士兵都赶紧下马,哭拜于地。>
金正月更加不忍心,便皆放了过去。>
金正月放了金武,引军回到盖牟城。>
这时候太史慈、公孙度等人都回来了,收获马匹、器械、钱粮无数,只有金正月空手回来,骑马去见王山。>
戏志才正在和王山庆祝军队获胜,见到金正月过来,戏志才赶紧站起来,双手相迎,说道:“恭喜将军立此盖世之功,为我军收回旧土扫平了一个大障碍,应该城外迎接庆贺啊!”>
金正月见此,便低头沉默。>
戏志才便说道:“莫非是因为我们没有出城迎接,所以不高兴?”>
然后冲着金正月随行的人说道:“你们为什么不早点过来通报。”>
金正月说道:“我特来请死。”>
戏志才马上说道:“莫非金武没有从林阴路过?”>
“从那里过了。>
因我无能,因此被他走脱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