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张爱玲从温州回来后,她就不再有任何的意态飞扬她变得沉默,埋头独行,甚至连文风也开始转变――昔日的丰瞻华丽全都收敛起来了,先转向平实,又转向枯瘦
自从1947年6月10日给胡兰成写出了最后的诀别信以后,张爱玲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解脱
胡兰成早就说过张爱玲是“亮烈难犯”的,爱则柔肠百结,不爱则干脆果断,断难回头,所以当胡兰成一接到张爱玲的断情信,胡兰成就知道她是下了决心的
胡兰成这时候反倒委屈起来,他觉得自己一直是把张爱玲视为知己的,自己的作品《山河岁月》写得如此顺手,自己在温州的局面也已经渐渐地打开,这些都是他急不可待地告诉过张爱玲今日所做的种种努力,还不都是为了将来鸳梦重温?
他以为张爱玲的烦恼,不过是女人恕性子,待到什么时候想通了,他也就可“大美并陈”了,那时候可以坦坦荡荡地有3个妻子哪知道张爱玲迎头给了他这一记重棒!
不过,张爱玲“诀别”此举,也令他无话可说,毕竟是等到他的“灾星消退”,她才来信绝交的何况她还一直都给他寄钱,现在的最后一次,还寄来这样多的钱,这显然是做到了仁至义粳让胡兰成无话可说
胡兰成当时收到信,心里有些乱,就到屋后菜田边,在路上走了走,以平息自己的情绪他想:张爱玲的这种“清坚决绝”的做法也是有道理的,她是不能够忍受自己落到这种“雾数”里,她是要让自己来解脱自己了也是该解脱的时候了
胡兰成还想继续挽回,他当然不会去找张爱玲,也不想再写信给她,因为胡兰成知道张爱玲一语既出的认真,而且他也没有资格去找她了,他永远都不可能对她要求的选择做出答案
但是又想,人之抽总还是要有的,夫妻分手,总有一方要做挽留,为了不自异于众,过了两天他写了一封长信给了她的女友炎樱,他有些话想请炎营告张爱玲
胡兰成写信给炎有她向张爱玲致意,信中是一如既往的不知所云和大言欺人,他在给炎樱的信中说:“爱玲是美貌佳人红灯坐,而你如映在她窗纸上的梅花,我今惟托梅花以为陈辞佛经里有阿修罗,采四天下花,于海酿酒不成,我有时亦如此惊怅自失又聊斋里香玉泫然曰:‘妾昔花之神,故凝,今是花之魂,故虚,君日以一杯水溉其根株,妾当得活,明年此时报君恩’年来我变得不像经常,亦惟冀爱玲以一杯水溉其根株耳,然又如何可言耶?”
写到这里这些强附会的辞赋,已经掩盖不了事实残酷的本来面目;写到这里我不由大怒这样一个伪君子;写到这里我感觉胡兰成的无聊与自溅,搞不懂,真的搞不懂
胡兰成对于张爱玲的绝交,当然是不情愿的,他知道她的好,对于好的东西,他都想要,都想兼而有之以前他们在温州小巷游逛时看到旧式的床柜上美丽的雕刻,胡兰成想用钱即刻把它买下来,朝朝晚晚连睡觉吃饭也摆在眼前,而张爱玲却一点也不想要,只要想看的时候能看见就可以了
胡兰成不愿意张爱玲离开他,但他理解她的思想的清贞坚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是无法左右她的,只有接受这个事实,可是他心里是痛楚的,像他从丽水到温州时上滩下滩的船,只觉得船肚下轧,跞砾擦着人生的河床,这种苦楚是分明锐利得几乎要使人迟钝的,张爱玲与他分手的痛楚使他更加发奋地写着自己的作品《山河岁月》,他依旧得感激她
胡兰成写给炎樱的这封信张爱玲是一定看到了(炎忧不会不给她看的),但是她没有回信
张爱玲没有回信,她从此也没有片言只字寄给胡兰成,她彻底斩断了自己的这一段情缘――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全身心投入的恋爱
炎樱当然没有回信,胡兰成也知道她是不会回信,这封信是一封没有回音的信,仅像电影结束时银幕上那个清晰炫目的“完”字,没有实质内容,仅是一个宣告而已,宣告一切悲与喜,繁华与素朴都已经成为过去,被凝成了岁月长河中的一颗不起眼的水滴对于两个剧中人而言,这颗水滴曾经,曾经让他们看到了整个喧哗的世界
张爱玲毅然斩断关系,玩世不恭惯了的胡兰成也莫可奈何此后,胡兰成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唉声叹气,并且发出自己的最强音:“张爱玲临事是心狠手辣”的
其实,张爱玲处理这个问题,既有原则,也有分寸,是无可挑剔的当然,以那些习惯于“大词”思维的人来看,她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胡兰成立刻拽去衙门“报官”,抓捕这个通缉犯,让他蹲入大狱
――当然这是脱离了具体情境来谈这个问题了,假如张爱玲真的那样做了,我们现在对她倒真的不好评价了!这是一个人品的道德原则问题
张爱玲不是一个有泪轻弹的人,但在与胡兰成分手前后,哭了三次,这是事实,这是因为她被伤害得太厉害了,伤害得太深太深
她一旦决心下定,就不再给对方以回旋的余地,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胡兰成后来说:“爱玲是爱我的,不是我的,也都一样,有她在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