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谨言躺下了。>
可是过了半个时辰,待手腕的酸痛稍稍缓解,顾谨言又精神百倍地爬起来了。>
“哼,不就一个破毛笔字,我连穿越都能做到,还能被一个毛笔字难住?伟大的兽人永不言败,继续!”>
于是,他精神抖擞,继续书写。>
然而,仅过了一刻钟后,当看到又一张白纸被自己染成墨黑一团,顾谨言心态崩了,再次一扔毛笔:“写你妈写……谁发明的这破玩意,不写了……”>
于是,顾谨言又一次躺下了。>
爬起来。>
躺下。>
爬起来。>
再次躺下。>
如是循环往复,一连废了十几张宣纸后,顾谨言终于接受了一个事实,自己似乎不是这块料。>
看著宣纸上那仓颉它爹来了都认不出的字体,顾谨言叹了一口气:“造孽啊!”>
“看来这么练不是办法,都说学字先学握笔,我连握笔都没掌握,却一来就想写出好字,就和幼童还没学会走就要学爬,这不扯蛋呢吗?”>
“果然,还是被后世的功利心影响到了,什么都追求快追求速度,而这练字,偏偏最是需要消耗时间,需要静心,这样也好,就当磨砺自己的心性了。”>
“练字,就是炼心!”>
这样想著之后,顾谨言终于浮华尽去,不再焦躁,静下心来,他不求再马上写出多么好看的字体,而是先从握笔姿式开始学起。>
顾谨言出去,又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本这个世界专门给刚学习书法的幼儿看的《书法九势》来,按照其中的握笔姿式开始练习。>
首先就是站姿。>
上身略微前倾,两脚适当分开,双臂自然舒展,左手按纸,右手持笔,掌要竖,腕要平。>
这样当然很累,顾谨言一个字都不写,这一天,他就这样手握毛笔,保持站姿,一直坚持著。>
直到夜幕降临,他才如同一座雕塑从沉睡中醒来,放下毛笔,活动了下僵硬的身躯,顾谨言虽然很累,却很欣喜,眼睛中闪著光。>
他发现了窍门。>
当他身躯歪斜,不讲姿势,直接书写,写一会就会很累。>
可是当他站得笔直,保持站姿,再次握笔,整个人就似全部精气神聚集到了笔端,毛笔似乎有了灵魂,一种正直刚烈的气息,自然而然就散发出来。>
所以说,原来练字,首练的是气势吗?没有这气势,写出来的字就会歪歪扭扭,没有力量,好看不了。>
气势有了,整个人浑然物外,精气神就会汇于笔端,再落笔时,就会一丝不苟,进步速度很快。>
时间一晃,眨眼过去三天。>
这三天中,顾谨言开始白天前往‘书虫斋’,待一个时辰,博览群书。>
他先看史书,了解炎黄大陆上的历史,搜索大儒大武的政策律法。>
其次再看圣贤之作,了解古今圣贤的代表作品,懂得他们的道理文章。>
最后再看山野杂记,稗官野史,了解炎黄大陆上的一些趣闻、奇异故事,全方位的对这个世界产生印象。>
随著看的书越多、越杂,渐渐的,顾谨言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清晰认知与理解。>
他不再是原来的两眼一抹黑,对任何事都毫无头绪,逢人遇事就只能躲避,对联拿到魁首却不敢当众认领,怕被别人关注和询问,自己回答不上来该怎么办。>
而现在,他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世界,虽然还是有些格格不入,但至少不至于太过突兀,惹人怀疑了。>
只要不是对他太过熟悉的人,基本上是发现不了什么异常的。>
而从‘书虫斋’离开之后,顾谨言便回到家中,继续练习站姿与执笔。>
直到三天之后,他确定自己已经站得足够笔直,握笔姿势也足够标准之后,才决定继续开始练字之路。>
而这一次,当他再次站在书桌前,身体前倾,手握毛笔,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他的精神注意力高度集中,全部集中于手中毛笔上,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与来历,忘记了四周的环境,脑海中只有这只笔。>
《书法九势》中,关于握笔姿式的描述如同流水一样漫过心间。>
顾谨言自然而然,大拇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左侧,食指指肚紧贴在笔杆右侧,与大拇指相对夹住笔杆顶端。>
中指则紧靠在食指下方,第一关节微曲如钩,钩住笔管外部,然后以无名指贴在中指下面,与中指方向相对,紧贴笔杆,将中指钩向内的笔杆挡住,以防止笔杆歪斜。>
最后,他以小指垫托在无名指的下面,增加无名指的力量,起到“格”的稳定作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