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情深,还是狠人,或者兼而有之?>
石常一无奈地写道,他将黄芙蓉炼成僵尸后,初是欣慰,以为只要有爱侣相伴,大道也不寂寞。>
然而一段时间后,却发现僵尸只会听从他的指令,没有灵智、思绪,也无记忆、感情。>
佳人的躯壳虽然还在,但她的魂已去了!>
这形似黄芙蓉的僵尸,终究不是他的黄芙蓉。>
内心也萌生了一丝悔意。>
最后一次冲击气海境中期,闭生死关前,他特意留下一张银色小匕的符宝,藏在洞府大厅的匾额上。>
只要有大量尸气外泄,便会触发此符宝,执行诛邪的命令。>
这是他日思夜想,才最终决心留下的预防手段。>
为的就是若自己就此坐化,而洞府有后人来访,这符宝可防止僵尸暴起伤人。>
读到这里,武巍有些奇怪。>
他被黄芙蓉迎到洞府中来时,黄芙蓉一举一动都似常人,灵智极高,绝不像石常一说的这般如一死物。>
武巍想了想,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石常一坐化后这漫长的数百年里,黄芙蓉机缘巧合之下,开启了灵智,也复苏了生前的记忆。>
如果猜想为真,那这两人阴阳转换,生死交替,就这样遗憾地错过了。>
石常一留下的银色小匕符宝,也在数百年后彻底终结了苦苦等待他出关的黄芙蓉。>
想来令人慨叹。>
武巍继续往下读。>
不多时,神色一动。>
石常一写道,若他真的坐化,全部家当愿赠予有缘人。>
只不过有一个条件,须将他和黄芙蓉的骨灰,带回中原去。>
武巍张了张嘴,心道又是中原。>
可这中原虚无缥缈,又去哪里寻?>
更何况,他又非修真者,石常一这些遗物留给他也只是鸡肋。>
若是钱陆鸣在此,倒是一场造化。>
武巍眉头紧皱,透出几分无奈。>
继续往下读。>
当他看到玉简结尾,瞳孔骤然一缩,心脏漏跳了一拍。>
原本有几分漫不经心的脸色,突然变得又惊又喜,夹杂几分疑色,变幻不停。>
他急忙用手指贴上玉简,仔细比对着玉简上一行不起眼的蝇头小字,生怕错漏了。>
反复读了两三遍确认无误后,难以置信的神色才渐渐化开,露出一张喜不自胜的脸来。>
玉简上赫然写着:大寨里的通天塔,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屹立于此,不知是何人所建。>
每一甲子的中秋,大寨全体村民隆重祭祖,通天塔才会打开一次,供人进入。>
里面的宝物倒是其次,最关键的是,传说通天塔顶部是一座远古传送法阵。>
法阵的那一头,连接的便是中原。>
此信息是真是假,石常一不敢保证。>
因他未等到过中秋大祭,没有进入过通天塔。>
而进入过通天塔的人,则对里面的情景三缄其口,绝不多谈。>
要想知道真相是否如此,恐怕要亲临那通天塔的塔顶才算作数。>
......>
尽管石常一说的模棱两可,但武巍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激动得有些不能自持。>
“中原......中原......我以为中原在哪儿?原来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武巍喃喃道。>
就冲着这一丝可能性,这通天塔说不得要走上一遭了。>
他平复了一下心情,将此玉简合起。>
看了看地上的三本道经,心里一动,将其捡起。>
一本水属性的《太阴葵水功》,一本金属性的剑道功法《金冥剑经》,都不适合他。>
武巍琢磨着,依石常一的法器“金寒”剑来看,他极有可能修了这《金冥剑经》。>
等看到最后一本道经,武巍骤然呼吸急促起来,双手死死地抓紧这部道经,用力之深,让此道经褶皱变形。>
足以见得武巍激动的心情。>
这部道经,名曰《三生离火功》。>
“三生离火功......”>
翻开这部道经,细细阅读起来。>
......>
在这地下洞府,终年不见天日,亦感受不到时间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武巍略感到一丝疲惫,将道经合上,揉了揉眉心,站起来舒展了一下筋骨。>
看完道经前面的介绍部分,他已明白,这《三生离火功》修炼到大成,就可结出三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