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
“你自己念念,你这考卷上都写了什么?”>
坏了。>
楚萧听得出,皇帝的语气虽然依旧不温不火,可话语里的寒意却让人听了都发毛。>
这明显是发火的前兆。>
一时间,楚萧目光盯着于谦不断暗示,让他收敛点。>
可谁知,于谦这时却好似那碗醒酒汤发挥了作用一样,摇摇晃晃的捡起自己的考卷。>
“我的考卷,不应景吗。”>
这句明显是嘲讽的意思,而听到这话的楚萧心中更是暗叫不妙。>
就连后面原本还在喝酒的太子朱高炽都感觉到了不妙,这会试前三可都是他选上来的,随即连忙凑了过来。>
这时,只见于谦看着手里的考卷,缓缓开口了。>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尼玛!>
听到于谦在考卷里作的诗,楚萧浑身上下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这首诗的意思何其明显。>
说白了就是你大明朝真他妈穷,基层百姓民不聊生,当官的还不敢往上边反映情况,这还搞个屁的北征。>
你这哪是作诗,这是作死。>
一时间,楚萧和李祺都是一副于谦完了的表情,楚萧甚至都做好跟于谦撇清关系,明早就跑路的准备了。>
果然。>
只见朱棣听完后,叉着腰看向于谦反问道:“好啊,你这是当着和尚骂贼秃啊。”>
虽然语气缓和,但任谁都能听出皇帝怒了。>
这是在压着火,要于谦给个解释。>
开玩笑,皇帝兴致勃勃的钦点你的考卷,结果你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跑过来屌皇帝一顿。>
这也就是永乐这一朝,要是放在洪武年间今天旁听的官员都得埋出两里地。>
此刻,太子都紧张的满手心是汗,可于谦却依旧不管周围人的想法,他竟然踉跄着站起来拔高了声音。>
“陛下不知,北征已耗尽国帑,南方赋税导致百姓已入不敷出。”>
“愿陛下能收敛好战之心,与民更始!”>
“施恩于天下!!”>
于谦的喊声一声高过一声,到最后差不多都是梗着脖子瞪着眼,手指着皇帝在怒骂了。>
楚萧眼睛一闭。>
完犊子了。>
今晚谁说话也不好使了,自己看来得选个机会跑路了。>
至于太子,他也是冷汗直流。>
他怎么就挑了这么个玩意来做会元。>
你死了不要紧,别拉着本宫全家去陪葬啊。>
此刻,整个大殿都变得噤若寒蝉,无论百官还是那些天子门生都闭嘴了。>
这时候说话,那简直就是送死。>
一时间,朱棣看向于谦的表情仿佛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但他永乐这一朝的皇帝好歹也算是个明君。>
他听的出,于谦是在怪朝廷连年征战,以至南方百姓叫苦不迭。>
他母亲的死,估计也有其中的原因。>
但他还是压不下心中的怒火,竟忍不住和于谦争辩起来。>
“那几斤酒怎么没把你喝死啊。”>
“跑朕这来求死?”>
“想借朕之手杀了你,好让你名垂青史,然后朕就成了遗臭万年的昏君?”>
“你说朕杀了你吧,别人就得说永乐这一朝的皇帝昏庸。可你说朕不杀你吧,你又不知道北征对于国家的意义。”>
“你方才的意思是朕不让你们活?是朕不让你们休养生息?”>
“都不是,是北方的瓦剌,鞑靼和阿鲁台!”>
“南方叫苦不迭,但至少还有饭吃有衣穿,可北方的百姓却已经都要惨死在蒙古各部的屠刀之下了,你知不知道!”>
说到最后朱棣的声音猛然拔高,皇帝的杀意也不言而喻。>
楚萧俩眼一黑,这下于谦算是把天给捅了个窟窿。>
喜欢家父九千岁请大家收藏:(.sodu777.)家父九千岁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