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闻言心里没来由的一阵烦躁。>
“伯符,你这是找我要兵马,回去江东吗?”>
说了半天,你就是要人马,然后跑路吗?>
亏得我刚才还如此伤感。>
“不多,只要我父亲当年的旧部即可!”>
孙策倒是直接。>
“旧部?区区五千人?”>
袁术有点不太理解。>
这好像不是去打仗的,像是要跑路?>
孙策却是再次确认到:“不错,只要五千人马足以,末将定能攻下江东,届时还望主公速派人来接管。”>
原本站在一旁的吕布还在生气,可当听闻这话,顿时嗤笑一声。>
“区区五千人,就妄图想要攻下江东,怕不是在痴人说梦?”>
对于吕布的嗤笑,孙策并未开口,只是盯着袁术,等着他的回答。>
袁术仿佛是没听到,自顾自的低着头,来回的走动。>
而站在一旁的老将军们,却准备开口阻止。>
而孙策见状,上前一步,单膝跪地。>
“主公,末将有一家传宝物,承蒙主公不弃,可抵押在此,末将只需统帅五千旧部,定可拿下江东,若是不能,末将提头来见!”>
“哦?”>
“家传宝物?什么宝物,拿出来看看,能价值五千兵马?”>
“传国玉玺!”>
袁术:“……”>
吕布:“……”>
陈宫:“……”>
卧槽,我听到了什么?>
传国玉玺?>
尤其是吕布,简直是一脸懵逼,我只是听从陈宫的计策,来投靠袁术,还能有此机缘见到传说中的玉玺?>
袁术早已呆若木鸡。>
曾几何时会想到自己能听到此宝。>
而且,只要自己点头,这传国玉玺,将会落入自己手中。>
“传国玉玺?此话当真?”>
袁术还是有些不相信,再次向孙策确认到。>
“末将自然不会诓骗主公。”>
孙策见状,便知有戏。>
当即站起身来,上前一步说道:“当日我与父亲攻入洛阳,与废墟之中找到此物,我父深知此物的重要性,便将其亲手交给我,自己佯装溃败,而消息却不慎走露,我父亲也因此而死。”>
交出传国玉玺,是孙策想了许久的计策。>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脱离袁术的掌控,彻底自立门户。>
而他深知此物乃是不详。>
父亲因它而死。>
不如干脆以此来和袁术作为交换,换的父亲旧部,回到江东,再图发展。>
“快,快呈上来!”>
袁术早已忘记了一切,满脑子都是传国玉玺这四个大字。>
“若当真是传国玉玺,我不但将五千旧部还你,还加送你五千人马,一万粮草,你若是打下庐江,以后庐江太守就是你孙伯符!”>
孙策闻言,从腰间扯下一个布袋。>
“主公,这布袋中,便是那传国玉玺!”>
袁术没有说话,反而是其身后的阎象走上前来。>
将孙策手中的布袋接了过来。>
阎象乃是袁术帐下首席谋士,此人学识渊博,见解极为老道,只可惜为人刚烈,不怎么会说话。>
阎象将玉玺从布袋中掏出,拿在手中仔细观察了一番。>
这才转身将玉玺献给袁术。>
“主公,此物,确为传国玉玺!”>
袁术闻言,一把夺过阎象手中的玉玺,捧在手里,仔细的端详起来。>
看了许久,他这才缓缓抬起头来。>
转过身,朝着吕布说道:“上将军,你可认得此物,确为传国玉玺吗?”>
吕布闻言,一脸的尴尬。>
他哪里见过什么传国玉玺。>
只能支支吾吾的说道:“我……我曾听那董贼说过,玉……玉玺缺了一角。”>
袁术闻言,笑了起来。>
“这我自然知道,相传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是以这缺的一角,却是始终无法修补。”>
“所以上将军,你觉得我得了这传国玉玺,是否代表着,天命所归?”>
袁术这一套说辞,直接给吕布整不会了。>
卧槽,我是来投奔你的啊。>
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