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沪上的天让人捉摸不透,雨水似乎格外青睐这片土地。>
早上出门的时候,天上还挂着太阳,结果还没到目的地,雨点就从头顶上落下来。>
等中午的时候,雨水就成了线,经过几轮暴雨倾盆后,地面上瞬间“起烟”,马路上行驶的车子仿佛能跟黄浦江里的渔船一样,“乘风破浪”。>
这还是好的,最怕的是那种突然报到的散装雨,出其不意,行踪不定,让人出门都不敢不带伞,更不敢轻易穿白鞋。>
车子就在这种稀拉拉的雨水中前进。>
这次前往家属院的只有杨小涛,陪同的是董班长。>
至于吴喆等人都在汽车厂准备行李回四九城。>
是的,他们要回去了。>
出来一个多月了,他们完成任务后,就想着赶紧回去。>
不是说想家,而是想要尽快将自己的设计图变成现实。>
对此,杨小涛也是同样的心思。>
这一年,走了一半了。>
要是不抓紧时间,今年想要完成制造任务,就难了。>
当然,杨小涛想要离开,也要去跟这边的人告个别。>
最先想要说的就是老金他们,结果还不等他去找,姜大勇就告诉他了,老金同志已经在半个月前去了四九城。>
为了不打扰他工作就没将这事告诉他。>
杨小涛登时无语。>
他可是给冉秋叶打过电话的,结果这娘们也没跟他说。>
真是越来越放肆了,回去一定要让她知道自己的厉害。>
然后是郑朝阳他们,虽然不知道他们的任务完成的咋样了,但自己的任务是完成了。>
跟白玲说完情况,杨小涛就去了趟陈大爷家。>
对于杨小涛的到来老两口很是意外,可意外之后就是感动。>
甚至陈大妈还在一旁掉眼泪。>
老两口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事情想要听。>
中午跟老两口吃了一顿饭,杨小涛这才赶往家属院。>
下车,周围雨点嗒嗒下着,往日在院子里玩闹的孩子也不敢出来了,一个个趴在玻璃窗前,等待着雨水消停的时刻。>
走进熟悉的房间,杨小涛看到坐在沙发上等待的丁卫家。>
只是看到杨小涛一个人进来的时候,丁卫家的脸上突然闪过一抹落寞,随即迅速笑道,“其他同志没有来,是要结束了吗?”>
杨小涛走到近前,将手上带来的水果放下。>
然后笑着看向丁卫家,对他的过往杨小涛了解的不多,也不想探听消息。>
但这几天的接触下来,杨小涛觉得这人是个比较纯粹的人。>
双方的关系也有了改善。>
最起码现在说起话来已经没了最初时的生硬。>
“对,我们这边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后续的工作还需要回四九城。”>
“是吗?那恭喜你们了。”>
“说起来还要多谢你的帮忙,让我们少走了许多弯路。”>
“不,我只是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真正帮到你们的还是你们自己。”>
丁卫家摇头说着,脸上很是认真。>
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他清楚的认知到,这些人是一群怀揣热爱与梦想的人,而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强。>
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信仰。>
可他呢?>
还在迷失之中。>
杨小涛感谢完,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见,便准备离开。>
“杨小涛同志。”>
就在杨小涛准备离开的时候,丁卫家从沙发上起来,然后回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我趁着休息时间写的一本驾驶心得。”>
“我在空军总共飞行了一千多小时,各种飞机加起来也有七八种了。”>
“虽然不敢说每种飞机都掌握的炉火纯青吧,但也了解其中的精要!”>
“这里面,有我遇到的难题,还有遇到紧急情况和应对处理的办法!”>
“还有各种心得,希望对你们设计飞机能够有点用处。”>
杨小涛看着递上前的笔记本,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但这本子的份量,却是不轻。>
“你放心,这里面的内容都是经过审查的,而且我还会再写一份,交给上级。”>
丁卫家看出杨小涛的犹豫,随即开口解释着。>
见此杨小涛也不再多想,随后接过笔记本。>
“丁卫家同志!还请保重!”>
“也请相信,祖国的明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