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联盟办事处。>
戈岑夫斯基看着手上的报纸,脑海中迅速将信息读出来,随后嘴角带着一抹残酷的笑容。>
东西果然没有拦截。>
虽然不清楚别科京他们做了什么,但让华夏如此轻易的得到这批物资,就代表着任务失败。>
至于这其中做过什么,都不重要了。>
苏斯科要的,只是一个结果。>
而这个结果就是,华夏得到了很多物资。>
其中就有一台机床。>
有了这台机床,或许就能够做出很多让人‘忌惮的东西’。>
而他需要的就是等待。>
等待华夏拿出来的东西,然后说明这次任务的重要性。>
从而确定,别科京,不适合那个位置。>
那时,就是自己的机会。>
戈岑夫斯基再次起身,手上的酒瓶已经换成了华夏的二锅头,脸色却是一成不变。>
“你们,可不要让我失望啊。”>
咕嘟嘟>
......>
两天后。>
杨小涛一早来到在生化研究所中查看情况。>
杨佑宁回来后,杨小涛最大的感觉就是,办公室的文件少了一大半。>
不是说他刻意偷懒,实在是老杨同志想要尽快掌握工厂的情况,而最直观的了解方式就是这些文件啊。>
哪个车间用了多少材料,生产出多少东西。>
哪个分厂干的如何,任务完成情况,这些可都是重要资料呢>
于是杨小涛就有更多的时间,来鼓捣周围的事情。>
身边还跟着徐远山跟白景述,旁边陪同的是王光美和朱子清等人。>
众人一边走着,一边听着讲解,不时还停下脚步查看一番机器的操作规程。>
一圈下来,杨小涛又看了研究所人员的住处。>
最后才回到实验室休息处。>
“我看了下,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
“当然,跟你们的先前的研究所没法比吧。”>
王光美听了笑笑,“杨所,真要说起来,我们沪上原先的研究所,还没这里的机器好呢。”>
身边的田海生也是点头,“这里的机器就是拿到国外去,也是顶好的。”>
“有了这些机器,我们研究起来会大大缩减时间。”>
众人也在后面点头,显然信心十足。>
“既然有了这么好的机器,那我可要下军令状了啊。”>
杨小涛环视四周,颇有些认真的说道。>
王光美跟朱子清对视一眼,然后同时点头。>
“杨所,您说。”>
杨小涛看着两人,然后又扫过下方众人的表情,这才说道,“明年,我要看到牛胰岛素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我要看到,准确的结构式跟反应步骤。”>
听到杨小涛这样说,两人都觉得肩膀上沉沉的压力。>
牛胰岛素的难点在于如何市场化生产。>
而研制新药的难度是研究出药品。>
两者难度点不同,但难度一样,都是很难的那种。>
“怎么,有压力?”>
杨小涛见众人都不说话,于是看向两位副所长。>
“没有问题。”>
朱子清率先开口回应。>
王光美也是点头,“杨所放心,我们一定在明年,拿出我们的产品。”>
“好。”>
“等你们做出来了,我做主,一人一辆自行车。”>
杨小涛说完,下方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这可是自行车啊,需要票跟钱的,还都不是小数目啊。>
现在只要完成任务,就有一辆自行车。>
那男的有了,还愁没女人跟?>
那女的有了,还愁没男人娶?>
更重要的是,直接省了钱跟票啊。>
见众人目光中有些发绿,杨小涛会心一笑。>
秦老能给刘大明他们许下自行车票,他杨小涛自然不差。>
而且还要一步到位。>
这样才能彰显出机械厂的实力跟态度。>
至于有没有这么多自行车,这根本不需要杨小涛考虑。>
周围很多工厂都跟机械厂有合作,这个面子会给的。>
如果真的不给,那就别怪他们机械厂进军自行车行业了。>
“这话我说的,你们自己记好了,谁要是忘了这事,错过了自行车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