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
这个中年男人倒是没什么埋怨的补了一句,道“可您一次也没有回过我”>
陈佳辉一愣。>
想了想,随即笑着问道“你该不会叫张松吧!?”>
最近几个月确实有一个人隔三差五就往他的邮箱里发简历,这可能是因为在《护步达岗》片场,陈佳辉一眼看中张一,让很多没机会出头的艺人觉得有希望了。>
毕竟张一一开始就是群演。>
现在呢!?>
已经演起了很多群演不敢想象的男一号,正因为如此,他的邮箱成为很多群演最喜欢投放简历的地方。>
只是与一般只投几份的简历,还得不到陈佳辉回复就作罢的群演不同,一个叫张松的演员投的格外勤快,差不多都投了二十多份。>
“恩”>
中年男人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是不是有点烦了!?”>
“不是”>
陈佳辉笑着摇了摇头。>
伸手将地上的一个塑料袋捡起来放在张松准备的垃圾袋里,这才继续道“你的简历有问题,光写年龄和在多少部电视剧或电影里饰演了什么角色,从来没表演一段让我看看,你知道的,演员的简历只能证明你从事演员这份工作,却无法证明你的演技,所以我个人觉的,你发个表演的视频或许更有效果”>
“陈先生的意思!?“>
张松一脸惊喜,道。>
“如果你对自己的演技有信心,可能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陈佳辉笑着回道“不过,你确实也提醒了我一件事,演员光会写简约有什么用,还得看演技”>
“今晚回去我就弄”>
张松开口道”等弄好之后,再发到您的邮箱里”>
“没问题”>
陈佳辉倒也没放在心上,毕竟陈佳辉并不认为自己在《情书》片场随便碰到一个收工后不回去,在片场捡垃圾的群演,演技能达到张一那种程度。>
《情书》的片场不大。>
不一会。>
陈佳辉就和这个叫张松的群演将周围的垃圾捡干净了,两人找地方洗了手,陈佳辉笑着问道“住哪,我送你一趟”>
“陈先生,我自己回去就行了,怎么好麻烦您“>
张松连忙推脱道。>
“没事”>
陈佳辉开口道”走吧!别客气了,反正我也要回去,说不准还是顺路”>
陈佳辉不知道这位人到中年的张松演技如何,但人家给他发了二十多份简历,就凭这份毅力,加上晚上自愿将片场垃圾捡了的格局,陈佳辉于情于理都应该送一下。>
按照张松的指示。>
陈佳辉将他送到一片环境比较差的地方,陈佳辉是知道这地方的,因为价格便宜,又距离横店不太远,所以成为很多群演租房的首选之地。>
不过纵然这里住了很多群演。>
但能出头的真没几个,偶尔有一个冒头,剩下的也像有了精神支柱一样。>
“你怎么租在这里!?”>
陈佳辉颇为疑惑,道。>
群演住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好稀奇的,让陈佳辉惊诧的是张松都四十岁了,按理说这个年龄哪怕贷款,也早就买房了,偏偏这个张松跑了这么多年群演,还和一群小年轻挤在一起。>
如陈佳辉想的一样。>
听到他问这个问题,张松尴尬的笑道“我还没买房呢!?”>
“那加油吧!”>
陈佳辉也没有过多的评价。>
怎么说呢!?>
其实像张松这种情况,才是娱乐圈最真实的一面,大多人只能混个温饱,至于买房显然不可能,而一般情况下,年轻人梦想着成名,跑到横店做群演,一旦做个几年还是那样,也就开始转行了,类似于做群演做到三十多岁或四十岁左右的凤毛麟角。>
群演三十岁是一道坎。>
一旦没有出头的希望,百分之九十九九的人都会死心了。>
有的在横店找个同样揣测着明星梦的漂亮女朋友,眼见没有希望,就直接回去结婚以及在自己老家找份工作。>
做明星梦。>
都是需要付出青春的。>
耐得住性子也没什么用,没有那个命,就算在横店一辈子,也只是从年轻的群演演到年老的群演,最终还是群头看不过去,才给两句带词的角色演一下。>
挥了挥手,陈佳辉与张松说了一句回见,就开车离开了,虽然陈佳辉只和这个张松才认识,但这人给他的印象很不错。>
知进退,懂利弊。>
没有开口向陈佳辉要号码,也没有急不可耐的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