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朝廷怒了>
只得快马加鞭赶回襄平和众人商议。>
此时,陈留王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碰不得。>
说白了,王山就是不想平白无故得罪朝廷,没好处的事情不干!>
但是陈留王已经在辽东境内了,还能把他踢出去不成。>
鲁肃却拱手道:“恭喜主公!”>
“喜从何来?”>
王山不解道。>
“此时,何进掌握洛阳大权,嚣张跋扈地逼迫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少年,天下人怎么看?>
陈留王找您主持公道来了,而您就是天下万民的公道!”>
鲁肃神色振奋地道。>
鲁肃不愧是忠厚之人,道理还能这样理解……>
是看问题不够全面了!>
再者说,陈留王刘协就是后来的汉献帝,帮助他也可以结下善缘。>
或许是猜到了王山的犹豫,杨修先行一步来到襄平,拿出了先帝圣旨。>
原来,灵帝一直留给陈留王一道护身符,那就是接到圣旨的人要庇护陈留王。>
至于圣旨的内容牛头不对马嘴,应该是很早之前就给了刘协。>
这份圣旨,连杨彪都不知道。>
在杨修索要信物的时候,陈留王选择相信了他。>
这下子,轮到王山尴尬了,说实话,他对汉灵帝的印象并不好,但是人家毕竟封了自己当官。>
而且陈留王的要求也不过分,只是保护自己和妹妹的性命。>
但是王山要考虑政治因素,大人的世界总是复杂的。>
他对杨修感官很好,打算招揽他。>
因此,王山不打算推翻和鲁肃等人商议的定论,趁机卖杨修一个好。>
“真是让我为难啊。”>
王山放下圣旨,直言不讳道。>
“襄平侯难道怕了?”>
杨修道,若是王山真的是胆小怕事之徒,他真的要重新考虑了。>
公孙瓒都怕了我还能不怕吗!>
“非也,若是陈留王有一争之心,倒是好办,现在只是给辽东添了两个碗,就惹上大麻烦,实在不智。”>
王山道。>
杨修哑然失笑,从利益上考虑,王山或者说辽东,确实亏大了。>
但是那个“一争之心”着实吓了他一跳,襄平侯是真敢说啊。>
王山反问道:“德祖,如果你是我,会怎么选择?”>
原来如此。>
杨修心中凛然,襄平侯早就有了决断,这是考教来了,考教从“为难”就开始了。>
毕竟,襄平侯一直都是云淡风轻的样子,哪里有一点为难的意思?>
“其一,先帝旨意不可违抗,襄平侯当接纳陈留王。>
其二,襄平侯不可与陈留王相见。”>
这个建议的亮点在第二句话,杨修是希望王山疏远陈留王,以堵住悠悠众口。>
看来杨修是有本事的人!>
“不错!”>
王山笑道,却突然话锋一转,“可是何进与我不太对付,他会相信我的话吗?>
更何况,陈留王一个孩子,远道而来,我这个东道主却一个面也不见,他会多伤心啊!”>
果然!襄平侯是在考教我。>
杨修摆出一个“看穿”的笑容,道:“依襄平侯之见,该如何对待陈留王?”>
“当然是大摆宴席,欢迎陈留王到辽东游山玩水。”>
王山道。>
为了彰显隆重,王山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陈留王。>
杨修摇了摇头,不知跟了这样的人是好是坏。>
刚刚回到洛阳的杨彪接到消息,吐血三升。>
襄平侯,你在搞什么鬼啊?>
悄悄安置陈留王不好吗?>
非要摸何进的屁股?>
不仅陈留王,我儿子也在你身边呢!>
何进接到消息,噼里啪啦乱砸东西,一不小心还踩到了碎瓷片,脚底出血。>
为此,他活活打死了三个仆人泄愤,理由是没有清理好地面。>
袁绍来到大厅的时候,刚好看见仆人的尸体被拖出去。>
“大将军何须动怒?”>
“那王山不识好歹,如此张扬,不就是挑衅本将军吗?”>
何进大吼大叫道。>
袁绍嘴角抽搐着,他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此人打仗是一把好手,却没想到如此张狂。>
你老大公孙瓒现在也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