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玲很生自己的气,就这些关系,她自己无论如何都处理不好!即气自己三十几岁了还要仰赖祖恩,学着母亲的作风用古董开路;又生自己的气,气自己不如母亲,送了古董也仍然还得罪人
注册主任梅勒且来信追讨她第二学期的学费;张爱玲同时也去信抗议,说明除非濒她应得的奖学金,否则不会再回到港大爱玲虽然也在香港大学登记了几个月,但终因没有资金的支持,最后张爱玲也只能辍学了
现在,张爱玲只有自己去找饭碗了爱玲开始积极地寻找工作爱玲又一次“赤裸裸的站在天底下了”
这个春天,在张爱玲的印象中大概只有凄风楚雨她曾经说过:“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也是一个悲哀的城市”
“自由之港”的冷酷,她又一次领教了!
不过这一次,她不再是初出茅庐的女学生,而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名作家她的文学名声与中英文的坚实功底终于救了自己赤裸裸的她站在天底下只有自己救自己了
注:写到这一章节,我的心里一直在嘀咕张爱玲这么仓促匆匆急赴日本,且3个多月后黯然返回港大(1952年11月――1953年2月),这段时间张爱玲在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查阅所有的资料没有张爱玲这段日本行的任何记载没有张爱玲这段时间的记述,没有别人这段时间一丝一点的回忆录,更没有炎樱在这段时间的只言片语难道真的是这两个涉世不深的“丫头片子”真的低估了在日本的生存条件,黯然失败,无功而返??
注:这里我也不得不怀疑了一个事实:这时候的胡兰成也在日本
注:近期再次去了解胡兰成,读了他的很多作品他文字好,心气高,算是乱世枭雄回顾胡兰成的历史:教书时,在广西省府喝酒,喝多了斗气,他偏骂打倒白崇禧又怎样?传到白崇禧耳中,一笑了之,当他是年轻人的真性情
在汪精卫的和平运动中,汪夫人陈壁君青眼识他,请胡演讲,她亲自替他拉窗帘倒水◆胡贴了标签是汉奸,汪要另立政府时,胡的脖子也硬,他阻止,获罪入狱
在他的《今生今世》中,胡妻玉凤病得要死,他到俞家义母处要钱,赖了几日,又要,不给,胡起身就走,时间已是下半昼,他便从俞傅村往百官去找同学借,六十里山路,才走得十几里,天已向晚,雷雨大作,遍身淋湿,那杀伐似的决心也变得滑稽,这样的赌气与撒娇,当真是决裂?到底是虎头蛇尾,近半夜,又回到俞傅村
入狱之后,倒是日本人救了他,胡也只得随了汪在武汉时,也只有胡兰成敢在大楚报上写社论说,不要蒋,不要汪,也不要日本人,要我们自己说话当时,日本还占着大半个中国,胡也还文化汉奸的干活
日本败他逃难到温州,在斯家帮助下,东躲西藏,写《山河岁月》,书中的那种静气开阔,让梁漱瞑引为知已『的骨头够硬而一般汉奸给我们的印象是那样的猥琐不堪软骨头,胡兰成这个汉奸还真不好说
胡自己说,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一个荡字如此贴切岁月动荡,心性激荡,情感飘荡那样用情不专的一个人,爱舞女爱才女爱美女,也爱寡妇,一部《今生今世》却把爱也写得那样真切任它世界风云动荡,我自伴花随柳过前川
画家陈丹青说:“我也有过外遇,但不敢象胡兰成那样坦诚”见过花的,但没见过胡这样花得动情
是汉奸,时势使然我们也不知道胡兰成当初如果一念之差投了江西红军会如何?是才子,在大才子刘景生面前,自比张良,刘景生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胡是惯会说大话的,我们以为是大话,他是大话习惯了,认为是理当№多人知道胡兰成,皆因张爱玲
“张迷们”骂他滥情负心,从前,他一个是高官,她一个是才女,他倒不负她后来,一个是千夫所指的汉奸亡命人,一个是名满天下的当红大作家,他倒会负她?设身处地想想,一个今朝不知明朝头颅是否在颈项之上的人,谈负心是如何的奢侈
读《今生今世》,有人看到浮艳滥情;有人看到才华变成一生错误之后的忧伤;有人看到生存中真切的细节;有人看到人生的历练和领悟
注:骂胡兰成爱胡兰成,且慢,察其言观其行,读他几本书以后再说♀里我在重新阅读胡兰成以后我心里在想:张爱玲此次匆忙日本之行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内心秘密??这次日本之行的失败张爱玲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所有的“张学专家”都没有交代这次日本之行的始末,这在“张学”研究上是个空白,是个遗憾!
注:这里的空白会不会又像张爱玲和桑弧的关系“瞒天过海”,将世人都给蒙蔽了,将世界都给蒙蔽了???取决于张爱玲的个性,我还是不相信张爱玲和胡兰成再会有什么瓜葛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