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之第一厂公 > 第301章 辽东大丰收(6)

第301章 辽东大丰收(6)(1/2)

上一章大明之第一厂公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造船厂,现在有了,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先进的造船厂。

而在唐峰的手里,早先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份战舰的图纸,同时,在系统里面,也有不少不错的海船图纸。

那么现在,就剩下了好的工匠。

他手里头,当下还有五百个一级普通招募次数,而这些招募次数,恰好就是他给造船厂留下的。

他一口气,从系统里面招募了五百个精通造船技艺的工匠。

之后,又花费了不少的声望值,再从系统里面招募了三百个工匠来。

就目前来说,八百个工匠,已经足够将这造船厂给运转起来。

“宗棠,今后这大连城和这造船厂,就全部托付给你了,莫要让我失望。”唐峰望着宗堂,语重心长的说道。

“定不会让主人失望。”宗堂躬身说道。

宗堂曾有建造福州船厂的经验,对于造船,颇有造诣,而且,此人文韬武略,督抚一方,不在话下。

大连,虽然只是孤零零的一座城市,但是,这里在唐峰的心中,重要程度,超过了任何一座城市。

因为这里,有着大明走向海洋的希望。

那三艘福船,被唐峰丢到了造船厂,让后被推到了船台上去,在那里,进行简单的翻修。

大福船虽然是大明当下最好的海船,但是,因为本身结构早已经落伍,必须进行改装,最起码,要增加风帆,让它能够在海里跑的更快。

处理好大连城的事情后,唐峰很干脆的做了甩手掌柜。

再给宗堂留了两艘武装上船和两百号火枪兵,唐峰坐船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这一路规程,风雨无阻,经营口,逆流而上,只一日的时间,便又回了沈阳。

从辽阳迁移过来的十万流民已经抵达这里,如今,这有点萧瑟的城市终于又有了一点生机。

回到营口的几日里,唐峰又忙碌起来,几乎每天都带着护卫早出晚归,奔走在辽东的各地。

他离开京城的日子太久了,也该是回去的时候了,所以,在离开辽东之前,必须将系统奖励的那些城镇和村庄都丢下去。

地址的选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他亲自去考察,所以他才会早出晚归的满世界跑。

等到几日后,他手里的城镇和村舍的建模,终于全部激活,而这辽东大地上,很多重要的地方,相继出现了数十座大城镇,已经上百个规模不算小的村庄。

这些城镇和村庄的位置,作为新辽东巡抚的李光地已经做了详细的备案,而且,这些城镇村庄的名字,也都出现在了辽东的地图上。

今后,只需要往这些城镇村庄迁移流民,这些地方,也就可以迅速开发出来,成为沃野良田。

在离开沈阳前,唐峰悄悄往沈阳的粮仓内塞了近二十万石的粮食,加上后金留下的口粮,这些存粮足够沈阳辽阳铁岭等地数十万人半年的吃食了。

如今,已经入秋,辽东大地的气温不久后就会骤降,这个时候自然已经不适合耕种粮食,不过,这不妨碍耕地的开垦,水利的修建,特别是道路的修建。

辽东,如今已经彻底在他的掌控之中,但是要做到商业流通便捷,军队调动迅速,就必须修路。

鞍山那边,如今也已经上马也水泥制造,不久后,那里会有一座更大更正规的水泥厂拔地而起。

到时候,辽东的水泥产量将会倍增,大面积兴修道路的计划,也就可以全面展开了。

当唐峰离开沈阳前,单独召见了蔡锷和冯子材等几个辽东军的高级军官,就各镇的驻防,交换了意见。

辽东实在太大了,很多地方如今还没有开发出来尚且是不毛之地,所以,需要驻防的地方有限。

无非就是铁岭,长春,大连,鞍山,沈阳,辽阳,广宁,宁远,山海关。

鞍山,辽阳,大连,宁远这几个地,因为位置的缘故,只需要一个标的兵力驻扎就足够了,需要重点盯防的,就是铁岭,长春,以及刚刚落成的哈尔滨城和延边城。

扼守住这些战略要冲,就等同于掌控了东北三省的全局,只等迁移流民到这些地方,整个东三省就能全部发展利用起来了。

辽东六镇,除了宁远军团的第四镇留守广宁,第五镇留守山海关,其他四镇,全部撒在了东三省的地界上。

后金人已经被彻底灭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后世东三省的一块土地上再没有外族人的存在自然更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但是,流民大量涌入,还是需要军队来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麻烦。

在未来很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辽东依旧会实行军事管制,直到整个辽东都发展起来走上正规为止。

天启元年十月,辽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明之第一厂公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