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一个书院如此多的事情,监院一个人肯定管不过来,所以下面便会设置监理和学监。>
监院总揽大局,主抓方向,具体事务,便多是由下面的监理或学监解决。>
冯守堂是监理,自然知道顾谨言所说的秋毫殿,明察鼓是什么东西。>
那是基于一项儒道神通,‘明察秋毫’,发明出的神奇文宝。>
秋毫殿,是青萍书院中一处十分神圣的地方,但凡书院中出现重大的事情,皆由秋毫殿进行审判。>
秋毫殿的人平时不管具体的事务,但是一旦有人觉得下面的监理、学监处事不公,认为自己含有重大冤屈,便可以请开秋毫殿,升明察鼓,进行公判。>
世间书院千千万,历年下来,自然有监理、学监任人唯亲,贪污包庇,严刑峻法,处事不公,甚至因此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后果。>
譬如一百多年前,便有一位监理,因为自身好色,奸淫了一位女子,导致对方轻生死亡。>
他害怕官府严查,竟然污蔑一位经过此处的少年学子,要将其送交官府。>
此学子心高气傲,如何能容忍这种污蔑,但是官府受了那监理的贿赂,竟然直接判定是少年学子所做。>
少年学子不服,在官府大堂之上,当场头撞鸣冤鼓,血溅光明殿。>
他死后,冤气凝结官府上空,久久不散,府城连续三日,乌云盖顶,不见日光。>
这件事引起轰动。>
一位掌握有‘明察秋毫’神通的儒道书君正好从此经过,感受到官府上空盘旋不散的冤魂,当即下令重查。>
最后以明察秋毫之术,让那位官员,监理自承其罪,还那位学子清白。>
事后,监理被处以极刑,五马分尸。>
贪污包庇他的那位官员亦被斩首。>
并立下规矩,若有学子因受到不公待遇,觉得有冤,可以申请开秋毫殿,升明察鼓,进行公判。>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代价。>
如果一旦查出不实,事后这名学子会直接被清退,并且再也不可能进入天下任何一间书院。>
并且,动用了明察秋毫之术,照射之下,若你说出了违心之言,则会被明察秋毫神通反噬,心海蒙尘。>
从此再也不可能踏上儒修一道。>
喜欢儒门天下请大家收藏:(.sodu777.)儒门天下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