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东京汴梁的金贼兵力不足,主力部队应该还在跑马圈地。>
金贼兵力不足,这对汴梁的军民来说是个逃走的好机会。>
但跑马圈地的金贼主力,是个未知的巨大风险源。>
一旦出了城寨,运气不好,在荒野遇上金贼的主力。>
最好的办法就是缴械投降,跟着金贼去河北路当顺民。>
在荒野面对骑兵,汴梁的败军残民只有被屠戮的份儿。>
一次巡营下来,杨博的收获不小。>
只待晚上或凌晨试一下猜测的准确度。>
有了准确度,杨博杨夫子就可以有谱的浪了。>
被巡视的金家寨,寨中众人的收获也不小。>
画中天王杨夫子带着十二力士巡营。>
也给了寨里众人,增添了莫名的勇气与底气。>
一旦开战,应该多少还是有些激励效果的。>
再次回到金六郎所谓的中军大帐。>
有了默契的双方,也各自展现了诚意。>
杨夫子答应了巡寨之事。>
他的好战友大黑驴也得到了医治,看着地上喷溅的血液。>
心有余悸的杨夫子,不由怒视了女书史一眼,这厮下手忒狠。>
不管怎样,也是一路同行的驴友,怎么忍心呢?>
瞧着好战友股上的膏药,以及萎靡的精神,显然也是很受伤的。>
上去安抚了一下,杨博也没敢给它喂营养品黑豆。>
毕竟阖寨的人都饿着呢,不能犯众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能等夜里悄悄的喂点,让好战友多恢复一点,以备跑路之用。>
进屋之前,金六郎打发走了其余十一个力士。>
进屋的只有杨夫子主仆,还有金家三人。>
“六郎,寨墙上安排了多少明暗哨?>
寨中也要有明暗哨,让几个老弱一组,作为哨探。>
安排青壮睡觉养精神,以待夜战。”>
巡寨的时候,杨夫子估算时间也是有原因的。>
中午一两点,算上战备时间,如果要开战。>
金贼那边赶过来,至少是四五点钟。>
挑灯夜战,会越打越没精神,不合战法。>
金贼的野人主力,作战方法跟打猎一样,不会干这种傻事。>
猎人跟猎物一样,都是狡诈的。>
在老林子里打野猪,清晨那一刻最不容易被发现。>
如果杨夫子做猎人,就会在凌晨开战。>
越打越有精神不说,而且攻城拔寨,白天对攻方有利。>
“小夫子的安排巧妙,这样就省下青壮人手了。”>
这个时候不是捧臭脚的时候,杨夫子没跟金六郎客气什么。>
想了一下,就继续开口。>
别再让这厮捧臭脚,捧到了痒处,欣喜之下忘了事情。>
“六郎,初春潮湿,外面的篝火木架,要加引火之物,寨子里有吗?>
我看那道观废墟上还有不少的砖石、瓦块,安排老弱妇孺去收拾了,放在寨墙左近。>
战况不济的时候,可以用来杀伤金贼。>
寨内兵器如若足数,就多散下去一些。>
今晚让老弱妇孺各自聚在一起,一旦寨子破了,也好应对。>
靠近寨墙的地窝棚,要一概空置出来,要防着金贼箭矢杀伤。>
寨内的弓弩箭矢也要齐备,我估计凌晨开战是妥当的。>
三娘,你这边有话要说吗?”>
守寨不是行军布阵,只要寨中人有了死战之心。>
杨夫子勉强还能谋划一下。>
细处的东西,他也不会,只能大概的说一下。>
金六郎说过,女儿金三娘粗通军略,大概可以查漏补缺。>
“小夫子谋划的好,三娘无话可说。>
小夫子,寨里还有些硫磺、硝石,可以做引火之用。”>
金三娘的回答不仅增加了杨夫子的信心。>
而且让他更加确定,金家人是扫了内廷的军械库。>
不然古代民间是很难收集到硫磺、硝石的。>
“三娘,说下硫磺硝石的数量。”>
硫磺、硝石是个喜讯。>
同时杨夫子也在感谢距离尚且不远的前世。>
大量的考试、题海战术。>
让他能坦然的面对眼前的各种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