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夫子霸宋 > 第十六章 事非经过不知难

第十六章 事非经过不知难(2/4)

上一页夫子霸宋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是南渡之中,最大的这个关隘。

“小夫子,已经十八万人了,要赶紧渡河,散去这些灾民。”

这几天,金六郎跟杨博几乎没有见面的时间。

为了防止有乱匪趁机作乱,金六郎已经用上了弹压的手段。

各自分开的队伍,拉开了足以决定生死的十多米距离。

擅自越队者格杀。

这也是杨夫子的主意,很好用,但也很累人。

晚上是贼人串联的好机会。

越是夜晚,金六郎这边的压力也就越大。

他手下的人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了。

“散?

散了,咱们就得拿项上人头赎罪!

让十八万乱民涌入淮南。

咱们还不如直接投了淮水妥当。”

横了一眼已经不知所措的金六郎,杨博红着眼说出了原因。

从刘家寺大寨,得到的武器太多,数量属于未知。

即便装备不了十八万人,三分之一应该是没问题的。

算上乱七八糟的农具之类。

十八万人,也算是有武装的乱民了。

甲胄的数量差不多明确,各种甲胄,差不多两万余。

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两万余甲胄。

而是杨博拣选出来的精壮。

这批人的基础素质太好,有甲胄有兵器。

一旦作乱,小朝廷怕是无力剿灭的。

“贼配军,十八万人马,打不打得金兀术的东路军?”

将自己人金六郎压住,杨夫子转头看向了上官悟。

这位上官太尉,算是专业人士。

应该可以给出相对专业的建议。

“据守城池,可战!

平地,战之必溃!

溃散之后,金贼军马掩杀,十余一二,算是万幸。”

听了上官太尉比较客观的说法,跟杨博自己的分析差不多。

打金贼游骑小队,胜算很大。

对上宗弼的东路军主力。

在冲积平原上大兵团作战,结果跟上官悟的说法一样。

战之不胜,则不当战。

无路可退,则不当退。

进退皆死,不如战死!

选择的机会并不多,目前来看,只有战死这一条最痛快。

心里有了成算,赤红的双眼微阖,杨博杨夫子继续开口。

“贼配军,如果是在长江的旧河道之中呢?”

史料跟经验,是杨博的依靠。

但到具体实施,差别可是不小。

进入黄泛区之前,杨夫子信心满满。

如今的杨博,焦头烂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自人数过了六七万,杨博一直呆在前军,从没有往后面走过。

热乎乎的历史,一样不忍卒读。

纠集着脑中的史料、演义,杨博也在不断完善求生之路。

黄天荡是大江支流的汊湖荡,老灌河故道,是胜败的关键。

杨博琢磨着,扼守河道,也不是不能战一场。

将家眷妇孺放在后军,十八万人,可战之兵至少十万以上。

加上各路援军,即便大败。

有了各军辖制,十八万人,也不至于就地成为乱民。

至于仗怎么打,只能临场现浪了。

“如无必要,最好不战!”

盯着面无表情的杨夫子,上官悟心里有些忐忑。

杨夫子知兵而且果断,是军中帅才。

所以上官悟也就接受了杨夫子贼配军的叫法。

如果喊他上官太尉,他这边反而心里发虚。

杨夫子是厉害,可对上金兀术,那就两说了。

到如今,还没人真正挫败过金兀术的东路军。

“此战过后,你上官太尉比肩赵知州不在话下。

或有可能比肩韩刘两位。”

听到上官太尉自杨夫子口中而出,上官悟立马就心虚了。

比肩韩世忠与刘光世,想都不敢想的。

这是自种折二将门之后,大宋的风云人物。

虽说风评不怎么样,但也是皇帝行在臂膀依靠。

没有护驾之功,还能比肩韩刘。

那杨夫子所说的截击金兀术,只怕是空前的大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夫子霸宋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