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乃一县之主,他,他怎么敢的?>
但卫温也不傻。>
只有一种情况下,那名县兵才敢不顾上下尊卑,对他这么不敬。>
那名县兵刚刚说的都是真的!>
可是,汉军图什么呀?>
懵然无措的卫温,下意识地朝外走去。>
而刚刚等卫温走出县府,他便听到城内到处响彻着“降者不杀”的呐喊声。>
这一阵阵呐喊声,将卫温内心中的最后一丝疑惑给彻底击散。>
在当世,唯有正规军才会喊出这四个字。>
在确认汉军真如方才那名县兵说的那般攻入城中后,卫温直接被吓得打了一个冷战。>
见汉军尚未攻到县府,卫温随后就做出了一个正常人的决定。>
跑!>
卫温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转身冲入县府的后院内,在找到自身的坐骑后,卫温甚至连妻子都来不及带,就直接拍马从县府后院内驶出,朝着海昏的方向夺命奔去。>
一定要尽快将汉军进犯的消息,传回朝廷。>
...>
在一些投降县兵的带领下,丁奉迅速领兵来到城内的县府中。>
可惜丁奉到底还是来迟了一步。>
等他率军来到县府中时,卫温早就跑的没影了。>
见未能抓到卫温,丁奉脸上有着遗憾之色。>
不久后,一脸喜意的沙摩柯来到丁奉的身前。>
沙摩柯的喜意,与丁奉脸上的遗憾神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沙摩柯见艾县已夺,丁奉却不怎么开心,他不由得好奇问道:>
“不过一日,我军便拿下艾县,丁将军该开心才是,因何苦恼?”>
见到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沙摩柯,这时尚不知道卫温逃走的后果,丁奉只能开口解释道:>
“艾县承平已久,戒备放松,加之城内并无正兵,我军出其不意下夺下艾县,本就不是一件难事。>
可艾县距离柴桑,尚有数百里之遥,途中尚有数座城池。>
今艾县长卫温逃窜,我料他身上必携带印信,凭身上印信卫温可将我军进犯的消息,顷刻间传遍豫章郡,甚至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回建邺。”>
“虽说建邺的敌人援军不会那么快到达,但豫章郡内兵力再空虚,亦会有数千正兵日常驻防。>
当敌人之豫章太守得知消息后,猜不出我军的目的尚好。>
若他一旦猜出我军的真正目标是柴桑,届时他将郡内数千精兵都调往海昏驻防,再命艾县至海昏途中各县闭门固守,坚壁清野,那到时候我军就麻烦了。”>
跟随糜旸多年以来,丁奉的军略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他知道己方,说到底是一支奇兵。>
奇兵最怕的便是坚壁清野。>
而更重要的是,己方的兵力只有数千。>
不能将敌人都想象成卫温那般无能。>
只要东吴的豫章太守,是个稍微有些才能的人,在得知己方只有数千兵力后,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坚壁清野的策略。>
毕竟数千兵力,是没办法一边分兵堵住海昏,一边派兵去袭击柴桑县的。>
本来丁奉还想着以最快的速度擒下卫温,让他没办法携带印信逃走报信。>
虽说今日夺城的过程中,有不少县兵逃走,他们也有可能会逃往各县报信。>
可区区县兵的话,哪有一县之主的话可信?>
卫温提供的信息,可以不用验证直接传递到东吴的豫章太守耳中,亦可以直接让豫章太守果断下达命令。>
而寻常县兵的话,就算有些人愿意相信,但怎么都要去仔细验证一番。>
验证的那段时间,足够丁奉做许多事了。>
可惜,可惜呀!>
丁奉越想,脸上的遗憾之色就越浓。>
而遗憾的同时,丁奉还用一些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沙摩柯。>
丁奉会如此,是他在责怪沙摩柯之前欺骗他。>
“你不是说有至少万余的援军吗?”>
之前沙摩柯在丁奉面前夸下海口时,丁奉心中虽有许多不信,但同时不乏期待。>
丁奉觉得沙摩柯再不靠谱,总不可能会拿这样的事开玩笑。>
就算夸大了一些,丁奉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让丁奉没想到的是,出兵数日以来,别说万余援军了,就是一个援军他都没看见!>
真是太过分了。>
他眼下手中,只有本部五千精兵及沙摩柯的三千蛮兵。>
五千加三千,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