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则是从桌上拿起两本书,“爸,你有没有怀疑过,这书里的东西,不都是对的。”>
“什么?”>
“你,你说,这...”>
冉父很是吃惊。>
作为一名留学生,他在国外经受的教育,让他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非常神圣的,是要带给人类文明的。>
怎么会,有错误?>
只是看到杨小涛这幅认真模样,冉父刚想反驳,却是说不出口。>
“爸,你看,这上面的解释,甚至还有图纸结构模型。多么详细的介绍啊。”>
杨小涛找到一个半自动机床的研究应用图纸,“就差将数据写明白了。”>
“但,爸,您也参加过实验,您觉得那些秘密,发布在书本上,还能流传全世界,是真实的吗?”>
“或许,退一万步讲,原理什么的,是真的,但这涉及到实物,就未必全真了。”>
杨小涛说完,冉父已经恢复镇定。>
想到这些资料来自于图书馆,但图书馆里的书,也是从国外采购的。>
以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内在国际上,不说没有朋友,但肯定不多。>
至于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以前还有个毛熊,现在嘛。>
专家都撤走了,国内想要发现,就只能自力更生,在科学的道路上趟出一条血路。>
可那些国家会看着你将科学发展起来吗?>
不可能的。>
就是蘑菇蛋的研发,他们也是多方打探,就是阻止那惊天动地的一幕出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杨小涛说的对。>
难保国外会有些歪心思,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锁死国内的科学研发,这种影响绝对是深远的。>
想到国内的科技发展一直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甚至什么东西都可以用进口的。>
可人家一旦掐了线,国内没有替代品,就只能受制于人。>
毕竟是参加过蘑菇蛋实验的人,冉父很容易就接受了杨小涛的分析。>
“所以,你打算找出这些‘错误’?然后分析下?”>
“对,既然按照书本上的指示,这些地方的设计是错误的,那我们就干脆一点,将所有错误的设计集中到一块去,看看这些错误,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我觉得可以。”>
冉父沉思片刻点头,然后心理隐隐觉得,这个法子,很不错。>
随后,两人将这些天走过的‘弯路’找出来,然后铺在桌子上,由杨小涛一份份分析,按照资料的阐述寻找着设计中的‘错误’。>
就在杨小涛忙碌的时候,杨佑宁敲了敲门,走进来。>
“小涛,老刘说让我们去开会,准备下马上去。”>
杨小涛正忙的是时候,听到杨佑宁这么说,无奈放下笔,“爸,你先看着,我出去一会儿。”>
冉父挥挥手,杨小涛离开办公室。>
“厂长,什么会议,这么着急?”>
“我也不知道,老刘打来的电话,让我们马上过去一趟。”>
“不会是说拖拉机的事吧。”>
“不好说,纸包不住火,这件事早晚得知道。”>
“车间咋样了?”>
“一天一百台,实在不行,就两班倒,人休机器不休,这样应该勉强能跟上吧。”>
杨佑宁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杨小涛也是赞同。>
“挺过最初的一阵就好了。”>
“嗯!”>
两人来到车前,王国栋和陈宫已经在这里等候,片刻后赵传军也赶过来。>
看这架势,杨小涛就觉得这次去开什么会,规格不低啊。>
轧钢厂的领导圈,齐了。>
几人做了三辆车,迅速离开轧钢厂,向着一机部驶去。>
半小时后,车子停下。>
门口,警卫见到轧钢厂的人来了连忙向屋里通传,然后带着五人往里面走。>
刚走到大门,就看到刘瑞超从里面出来迎接。>
几人见过,就走进办公楼,带到一处会议室中。>
按照顺序,杨佑宁率先走进去,接着是陈宫,赵传军,王国栋,杨小涛走在最后面。>
当杨小涛进来的时候,这才发现,主持会议的竟然不是刘怀民,而是坐在上首位置的黄老。>
至于夏老则是坐在一旁。>
“坐坐。”>
“都在忙活吧。”>
黄老指着座位然后笑着开口,杨佑宁坐在刘怀民身边,听到黄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