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呢,为人很讲义气,而且对汽车的了解熟悉算是轧钢厂最顶级的了。>
只是上次因为李怀德的事受到牵连,不仅丢了队长的职位,还被通报批评了。>
也就是杨佑宁和陈宫念其为人慷慨,对轧钢厂确实做出些贡献,网开一面才没有开除工厂,但也让他消沉许多。>
这次,还是刘军劝了许久,加上机械液压系统确实对司机很有帮助,这才答应。>
杨小涛也是爱其才,愿意给个机会。>
对此,牛军心里同样感激。>
二组的人主要有司机老师傅组成,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青年学徒,主要负责拆卸安装,跟着学习。>
至于汽修中心的驻地,就在十一车间边上,靠近大门处。>
原本这里是用来存放拖拉机的仓库,现在被倒腾出来,两头开了门一进一出,仓库里两侧可以停放车辆用来修车。>
两个组每个有十人,也就是说,刚建立起来汽修中心只有二十人,不过后期根据情况会适当增减。>
杨小涛将汽修中心成立的目的说出来,同时讲明白要做的事。>
虽然条件简陋,跟后世的维修中心相比差很多,但众人心头还是火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小涛这边将人手地方搞定,陈宫那边也取得了好消息。>
从机修厂那里找来一些淘汰的设备,主要是几个大型的千斤顶,再就是成套的修理工具。>
于是,在一月中旬,红星轧钢厂的汽修中心正式营业。>
这天,门口仓库的墙上挂了一块牌子,没有剪彩,没有鞭炮,平静的跟寻常一样。>
上下班的工人见了会驻足看一眼,随后离开。>
至于里面是干什么的,有人清楚,有人打听,随后知道,这是他们小杨厂长搞出来的。>
于是众人来了兴趣,都想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此时,汽修中心里,杨小涛正跟员工讲解着汽车的构造,这台卡车正是车队的,被杨小涛要来给员工培训。>
不止是杨小涛,牛军也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众人在一起,哪怕还没有开张,却也忙的不行。>
呗呗……>
卡车的声音在空旷的道路上传荡,看着前面停在路旁的卡车,小马摁摁喇叭,放缓速度。>
这年头开车的不多,开大车的更少。>
所以不管在哪个厂子,开车的人都是熟面孔。>
有时候路上碰到点事,大家都要帮一把。>
在司机这个圈子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毕竟能够开大车的,在工厂里都有些身份,所以消息灵通,有些事在这圈子里传的很快。>
刘军在杨小涛那里得到消息后,就对手下的兄弟们嘱咐了,要将轧钢厂有好东西的事告诉其他卡车司机,尤其是那些经常跑长途的,更要重点关注。>
“呦,这不是纺织厂的姚师傅嘛!”>
小马从车上跳下来,看着停在路边的大卡车,跟他开的一样,都是沪上造。>
眼中闪过一个主意。>
“咦,小马,你这是去哪?”>
姚师傅手上拿着板子,正将车头盖子掀起来,抬头看到来人,很是诧异。>
主要是小马这身子骨,有点瘦小啊。>
“嘿,这不是工厂太忙,让我跑了趟石城,这刚卸完货回来。”>
“石城?你这是回来了?”>
姚师傅感到诧异,石城虽不远却也是长途了,跑这一趟下来他都有些吃力,再看小马,这身子骨,轧钢厂的人怎么敢来。>
“对啊,一早上就出车,卸完货就回来了。”>
“这么快啊!”>
“那是当然了,现在我们轧钢厂的车子都快了。你不知道啊,这装了那什么辅助系统,我一个人就能扭个大弯…”>
小马得意说着,原本还想着夸张些,但这事本来就很夸张了,让姚师傅听的摸不着头脑。>
这家伙,不会是吹牛吧。>
等小马说完,姚师傅半信半疑。>
小马则是看了眼姚师傅的车子,开口询问情况。>
“车子咋了?”>
“哦,水箱破了。”>
姚师傅说着,小马看了两眼,随后摇头,“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也没个地方修理。”>
“我车上带着绳子,要不拉回去吧。”>
姚师傅点头,眼下也只有如此了,不然晚上在这野外,指不定出个什么事呢。>
好在两辆车子都是空的,两人将绳子固定好,小马挥挥手,就在前面跑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