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机,不用一天就能打出来水?咱们这搞农业的没有水,庄稼怎么活?”>
“我听说这打井机很好。这次来就是看看,到底怎么个好法。”>
陶老说着,就要去实地考察一下,一旁的高玉峰却是凝重的走上前,“首长,一会儿,夏老也要来。”>
“老夏?他来干什么?”>
陶老听了一惊,随即看向杨小涛,心里隐隐有了猜想。>
“小肚鸡肠。”>
陶老说了一句,虽然杨小涛很优秀,但他不至于以势压人,把人挖过去。>
这老夏,心眼越来越小了。>
心里吐槽着,不远处很快出现两个黑点。>
众人再次看去。>
今天来的车比较多啊。>
很快,两辆吉普车停在刚才车子旁边,杨佑宁跟赵传军下车,然后夏老也走下车子。>
看到前方的吉普车时,夏老就在心里纳闷,直到看见熟悉的身影,夏老脸上立马严肃起来。>
几人下车,高玉峰等人又是上前见过。>
一番汇报后,夏老对杨太爷几人很是客气,脸上也露出领导式的笑容。>
随后面对杨小涛时,更是握着手说了好长时间。>
让杨小涛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再往后,杨小涛几人见了轧钢厂的上级领导,见了杨佑宁和赵传军。>
村口的人一下子多了不少,周围忙活的人都看着,神情激动。>
都是坐吉普车来的,那肯定都是大人物啊。>
他们村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今天,竟然来了这么多。>
跟外村人说起来,都觉得光荣。>
“老陶,又被你领先一步啊!”>
夏老走到陶老跟前,两人就像是老友般的见面,但说气话来并不不客气。>
“什么领先不领先的,就是下面的人说的快,这才来的早。”>
说着便高玉峰看看,很是满意。>
夏老身后的杨佑宁神情一滞,脸上露出苦笑。>
以后再有这种事,一定提前上报。>
“说的对,手下人用心,咱们这些也省事,省心。”>
“你看,我们轧钢厂的小伙子就做的很好啊,搞出来这么多东西,听说对农业生产很有帮助啊!”>
夏老将轧钢厂小伙子几个字咬的很清楚,就是表明,人是轧钢厂的。>
你老陶别打歪主意。>
陶老冷哼一声。>
“都是为国家建设努力,哪里需要哪里搬,这道理我还是懂的。”>
不软不硬的顶回去,现场有些尴尬。>
杨小涛偷偷躲到杨佑宁身后,杨佑宁那个气啊,你躲我后面干嘛,我还想躲着呢。>
“两位首长,咱们还是先进村吧。”>
轧钢厂的领导走上前去说和着,两人对视一样,然后齐齐笑着。>
“对,咱们进去看看。”>
“走走,老夏,这农场你是第一次来吧,我带你转转。”>
“说的就像你来了两次似的。”>
“这个不要紧,小高,赶紧给夏老介绍介绍咱们的农场。”>
“老杨,咱们一起。”>
陶老对着高玉峰喊着,又把杨太爷叫上,他看得出来,这杨太爷在这地位颇高,跟他拉近关系了,就等于把住了脉。>
三人一起往村里走去,后面杨佑宁等人跟着,杨大壮将杨小涛拉到一旁。>
“小涛,这么多领导来了,怎么招待?”>
“咱们这村里的规格,不上档次啊。”>
杨大壮有些羞愧,村子里能拿的出的,估计就是棒子面跟过年剩下的猪皮了。>
当初剥下猪皮,就是准备把猪毛留住,用来做刷子。>
现在,村里也就是猪皮们拿出手招待了。>
“大壮叔,这个我解决。”>
杨小涛淡定说着,不说空间里有许多吃的,就是家里面拿回来的东西,用来招待也足够了。>
况且,要是吃的太好,反而不美。>
这些老革命家,看重的是艰苦朴素,是勤俭节约。>
“等会你让婶子叫上几人去我家,跟秋叶说声,东西用着。”>
“面食就做面条,二合面的就行。这个方便。”>
“几个领导去我家。其他人安排在大队部。”>
杨小涛说着,杨大壮点头,赶紧回去准备。>
前面,三人在高玉峰的引导下走向村子,陶老跟杨太爷说着话,询问农场工作情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