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来也累了,先去休息,明天咱们再去车间,大干一场。”>
“好,那我们先去了。”>
杨小涛实在受不了这胖子厂长的‘激情’,口号真是喊得好啊。>
起身拿起背包就跟着霍林离开,身后汪厂长的生意又传来,“好,你们先回去好好休息,晚上我就不打扰你们了。”>
“小霍,你招待好两位同志,吃饭算厂里的,一定要照顾好了...”>
三人听着身后的唠叨,都加快了速度。>
走出办公室,王浩率先开口,“霍干事,你们厂长历来就这样?”>
霍林明显知道这话的意思,“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说起来,汪厂长还是很好的,能跟着我们下车间吃苦,不像上面空降下来的副厂长,只会搞事情,正经本事没点。”>
“副厂长?今天没看见啊。”>
王浩记得刚才介绍中并没有这个人。>
“去汽车厂了,一天往那边跑三趟,不就是想跟汽车厂的刘厂长拉近关系吗?也不看看刘厂长跟汪厂长是啥关系,那可是战场上背靠背的兄弟,怎么会胳膊肘往外拐...”>
霍干事明显对副厂长有意见。>
在他眼里,只有跟工人一起奋斗,努力为国家建设的才算是合格的厂长。>
像那种只会磨磨嘴皮子,眼高手低的家伙,根本就不配当厂长。>
这也是为什么打磨机坏了,汪厂长一句话,全厂工人加班加点手搓轴承的缘故。>
“到了,就是这里。”>
霍林一边说一边走着,来到一排矮房前,附近还有几个女人正在收拾卫生。>
“这里是职工房,这两间屋子收拾干净了,你们就住在这里。”>
霍林指着两间屋子,这时几个妇女注意到这边情况,纷纷过来。>
“霍干事,这是啥人?还劳烦你亲自带着过来?”>
有人开口,更是盯着杨小涛两人看了又看。>
“马大姐,这是四九城来的同志,这位是杨工程师,这位是王干事。”>
“四九城来的?”>
有人惊呼,然后里面开口问道,“你去过天**广场吗?听说那里好大,是吗?”>
“对了,你见过***吗?他老人家还好吗?”>
一群妇女听说是四九城来的,立马就聚过来问着各种问题。>
杨小涛把王浩向前一推,自己往后靠了靠。>
这才将一群老娘们挡住,当然,王浩的内心同样是拒绝的。>
“各位女同志。”>
“那广场很大,我去过。不过老人家事情多,不是我们能见得。但我们可以看到升起,看到五星红旗飘扬着。”>
几个妇女有些向往这,又有人看着两人问道,“四九城里面是不是人人都穿军袄,吃白面,骑车子?”>
“这个,也不是人人都这样,只不过的稍微多一点罢了。”>
王浩想着说着,另一边杨小涛已经跟着霍干事走进屋子里。>
典型的北方居所,屋子里东西两屋,推门进去就是过堂,一口锅,旁边有个板子,用来做饭。>
不过这些他们用不着,吃饭有食堂,一般就是烧火热屋子。>
挑起门帘子,走进东屋,炕下只有一米半宽,炕上紧挨着东西墙和北面窗户,窗台是水泥砌出来的,上面的木头窗户不大,阳光正好直射照在炕上。>
杨小涛就要了这间屋子,至于王浩只能去西屋。>
就在杨小涛跟王浩收拾东西安顿下来时,余组长则是领着一起来的队员和一机厂保卫科科长商谈事情。>
这也是保卫科科长没有出现的原因。>
“丁科长,情况就是这在,在这期间还需要一机厂同志们的配合。”>
“余组长,您放心,我们保卫科全力配合。”丁科长人不高,但说话很响亮,脸上还有道疤痕,看上去更是狠辣。>
“那就好!”>
两人说完,便开始抽调精干人员,安排任务。>
杨小涛跟王浩收拾完,就跟在霍林身后出门前往餐厅吃饭。>
可以看出,一机厂的同志特意给两人开的小灶,一碗打卤面还有一个煎鸡蛋,卤子里还有肉沫,味道很重,却是让杨小涛跟王浩吃上了热乎饭。>
吃过饭后,霍林还有事就先走了,两人回到住所,人生地不熟的也没出去转悠。>
天色黑下来,杨小涛点燃煤油灯,拿出纸笔开始写画起来,争取将蒸汽机尽快弄出来。>
四九城外,陈家坡。>
陈家坡原是一处陈姓人家在此立村,因为地势坡缓,就叫陈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