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
“你要做的就是将这设计图吃透,然后去指导、监督他们完成工作。”>
杨小涛说完,逄国站起来走到身边,猛地伸出手来,“小杨,谢谢。”>
杨小涛笑着握住对方的手,“老逄,咱们之间,多少年走过来的,还说这些客套话干嘛。”>
“我知道,我知道。”>
逄国有些动容,杨小涛只是轻轻拍打对方肩膀,随后笑道,“这件事好好做,将来好处会很大,很大。”>
看着杨小涛离开的背影,逄国心中满是感动。>
“逄工,恭喜恭喜了。”>
娄晓娥抱着一摞设计图走进来,对着逄国恭喜道。>
刘丽雪趁机上前,眼中多了一份好奇,“逄工,这盾构机是干什么用的?”>
逄国接过设计图,看着上面的编号,知道这都是杨小涛的心血,伸手轻轻抚摸着,生怕弄脏弄破。>
听到刘丽雪的询问,逄国打开最上面的总体结构图,看了一眼,就明白了盾构机的基本原理。>
沉吟片刻,这才对两人解释道,“刘秘书,娄秘书,这盾构机啊,国外早早就出现了。”>
“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开山挖洞,也可以挖隧道。”>
“你们看,杨部的这个设计非常巧妙,人在这里面操纵着机器,上面时刻固定着,防止坍塌渗水等事故...”>
逄国越解释眼睛越是明亮。>
刘丽雪越听心里越是惊奇。>
她可是清楚国家在铁路建设上碰到的难题。>
尤其是西南那里,每段铁路穿山过岭的背后,都交织着汗水与血水。>
她打定主意,回去就跟家里人说,将这好东西尽快告诉叔叔,一定要大力推广,一定要尽快做出来。>
逄国兴奋的在会议室里待了大半天,直到杨小涛下班离开的时候,还趴在桌上忙着。>
“老逄,下班了,天快黑了。”>
杨小涛在门口提醒着,逄国听了点点头,“杨部,没事,我将设计图复制一份,这样能够加深印象。”>
“劳逸结合啊,别累着。”>
“放心,我现在好着呢。”>
说完,一头扎进设计图中。>
杨小涛摇摇头,走到楼下对着王浩叮嘱道,“你让人留意下,老逄要是晚上不回去休息,就说我说的,不回去就别干了。”>
王浩不明所以,但还是记了下来。>
来到车上,老道跟叶老早早等候。>
杨小涛开车,两人在后面问起飞机的事情,“今天就开始正式干了?”>
“下午我们这可是接到了不少合金订单呢。”>
老道说着,杨小涛点头。>
“对了,你们那些钛合金的研究怎么样了?”>
听杨小涛这样问老道就知道有猫腻,于是回道,“三种钛合金都做出来了。”>
“都研究出来了?”>
“嗯,就开了几炉,产量不多,不过性能上比起01型都差了点,尤其是04型合金,耐高温也就比不锈钢好点。”>
听老道如此说,杨小涛心中一动,“吴喆他们要的材料都发了?”>
“没,还在筹备中,要的太多,得从钢铁厂那边运送。”>
“嗯,这样,回头用的所有钛合金都用三号。”>
“三号?”>
老道神色诧异,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好,明天我就给安仲生打电话。”>
一旁叶老仔细听着没有说话。>
第二天,杨小涛照例送孩子上学,然后来到九部。>
只是这次刚进了办公楼,就被李洪峰堵住。>
“老李,大早上的你这是在这等着打劫啊。”>
看着在办公室门口的李洪峰,双眼有些发红,杨小涛有些摸不着对方的意思。>
“小杨,你设计出来的盾构机,是真的?”>
声音有些嘶哑,但眼睛里都是渴望。>
昨晚下班时候,路过会议室看到里面有人,就走进去看了眼。>
随后就看到逄国红着眼,精神亢奋的不行。>
好奇走进去问了句,然后就被逄国说的话震惊了。>
盾构机。>
一瞬间就想到了西南那里的同志们,兄弟们,甚至还有他的爱人跟儿子。>
此时此刻,估计还在工地上,刀砍斧凿,小车推着用汗水、血水浸透的沙石泥土。>
想到那一座座孤零零的坟头,心里就堵得慌。>
如果有了这玩意,他们还用付出那么多心血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