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下来自己都快瘦脱相了。>
再有一年,他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来,有没有命回四合院!>
所以想要不死在地头上,就得做些改变!>
可想要改变当前情况,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立功。>
就跟傻柱那样,立了功,就能从村子里出来。>
当然,至于傻柱现在又回了村子,那纯属他自己作死。>
如果当初本本分分的老实待在煤厂里,这会儿也不至于给寡妇养孩子。>
当然,如果傻柱真能那样的话,也就不是傻柱了。>
不管如何,傻柱算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方向,那就是立功。>
可立功有很多种啊。>
就像杨小涛似的,这家伙立功就跟喝水似的,哪一年要是不来七八个,都不对劲。>
可杨小涛做的,他却未必做的啊。>
那啥玉米,他又不是没在地里干过活,看着玉米棒子都一个样,研究个头啊。>
至于老本行,一身本事都在钳工上。>
可偏偏杨小涛这家伙也是钳工,这可是将钳工能够做的都做了啊,他跟在后面拾人牙慧都不成,还做个屁啊。>
最后那什么发明之类的,更不用说了。>
自己虽然认识几个字,可真要看书的话,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还能看懂,其他的,估计看了也不明白。>
所以这发明就不用说了。>
况且,这发明是有风险的。>
想到这里,易中海脸色就变得难看。>
缺少的那一截让他现在尿尿都得蹲下,否则,容易尿湿裤子。>
综上所述,杨小涛的路子,他学不来。>
所以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那就是检举。>
举报有功,脱离苦海。>
当年聋老太太的事情,他可是知道不少。>
当年为了脱罪,为了挣取宽大处理,他可是想到啥说啥。>
这才将原先的五年变成了三年。>
可现在想要继续脱罪,就得从这方面下手。>
这段时间在农村里,他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就会想曾经的事。>
或许想的多了,还真让他发现一点苗头。>
当年聋老太太可是装出不识字的,那为什么好几次路过报馆?>
还在报馆门口坐一会儿。>
这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还有那个倒卖粮票的,好像也经常在报馆门口坐坐。>
以前还没觉得可疑,以为是走累了在那里坐坐歇息歇息。>
可这段时间在乡下干活他才知道,这累一天最想要的不是找个地坐下,而是找个地躺下。>
那报馆,有问题。>
最起码,在他看来,应该是有问题的!>
而且,就是没问题,自己主动下,也能让人看到改过的决心。>
“老太太,你在下面可得保佑我啊!”>
下定了决心,易中海便从炕上坐起来,然后走出屋子。>
秦淮茹跟一大妈正核算着这次弄多少药酒,见到易中海有话要说,两人便停下交谈看过来。>
“我突然有件事,你们俩帮我参谋参谋!”>
易中海找个地方坐下,将自己心里想的说出来。>
一大妈一听涉及聋老太太,立马吓得跑过去关上门。>
“当家的,你,你可别说了。”>
“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咱们现在这样安安稳稳的就行。”>
“万一再…”>
“糊涂!”>
一大妈还没说完,易中海就拍着椅子呵斥起来。>
心里腾起一股怨气,合着去乡下吃苦耐劳的不是你啊。>
这两年我在乡下怎么过的,你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
看了眼一大妈,易中海懒得理会。>
一大妈被易中海呵斥一声,忙不迭的闭上嘴。>
这个家里,还是男人做主。>
秦淮茹听了易中海的话倒是眼前一亮。>
别的不说,最起码这是一种向人民靠拢的态度啊。>
这是在街道办那里的加分项。>
当然,要是真的,那…>
那就是立功表现啊。>
当年阎阜贵他们家不就是凭借检举聋老太太立的功吗?>
明面的好处就是五十块钱。>
但背后里却是进了街道办的眼,打那以后有啥事,都有他们家一份。>
“一大妈,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