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用了印章。>
杨小涛也代表机械厂签字,盖上机械厂的印章。>
一式两份,杨小涛跟王老各自保管一份,这项合作算是完成了。>
报告中指出,机械厂与七机部合作成立‘计算器研究组’。>
其中规定七机部负责提供包含但不限于人员、物料、机器等方面。>
机械厂要按照规定提供研究所需要的经费。>
每个月固定为五万元。>
直到项目研究成功为止。>
报告还规定了,该项研究的所有权归机械厂所有,七机部只有使用权。>
此外还明确了杨小涛负责人的身份,至于组员暂且有王坤和刘永强。>
“韩主任,你带着他去看看,顺便宣布一下!”>
王老搞定项目的事便打发了杨小涛。>
两人便离开办公室,随后在韩三凤带领下参观工作场地。>
未来计算器的工作场地就在韩三凤计算机研究中心里。>
韩三凤带着杨小涛就进来,就看到不少人在周围走着,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手上夹着一个蓝夹子,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走路很有明确性。>
即便碰到韩三凤也只是稍稍停留喊一声主任,打过招呼后就继续忙着。>
又走了一会儿,两人顺着楼梯下来,杨小涛感觉应该是到了地下,周围传来一阵机器的振动声。>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区。”>
韩三凤指着里面一长排房子,乍一看去,感觉跟车间似的,很空旷,上面摆放着一排排铁柜子。>
杨小涛明白,这里就是研究计算机的地方了。>
“是不是很凉快?”>
韩三凤走在前面呵呵的笑着,杨小涛点头。>
“你们装了多少空调啊。”>
韩三凤伸出两根手指,杨小涛猜测肯定不是两台,于是小声问道,“二十台?”>
韩三凤摇头,“两百台!”>
“这两百台有在地下,这只是一层,下面还有两层。”>
“哦!这么大啊!”>
“这只是前期的,后面还会再挖出来两层。”>
杨小涛听了点点头,“这么多机器同时开机,得用很多电吧。”>
“对,这耗电确实挺大的,每天的维持就是不小的数字,要是碰到紧急需要的情况,耗电还会更多。”>
韩三凤介绍着,杨小涛一边点头应答,一边看着旁边的仪器。>
走了一会儿,杨小涛才问起来,“韩叔,这是,晶体管吧。”>
韩三凤停了下,随后点头,“对,这是晶体管计算机。”>
然后又看向杨小涛,“上次你说过,晶体管只能算是过渡,集成电路才是发展的主流。”>
“对此我也是同样看法。”>
“地下三层是我们研究的地方,我们准备研究集成电路,你这计算器也是用到集成电路吧。”>
“对,不过计算器的需求简单些,并不需要太过复杂。”>
“我知道,简单的加减乘除对吧。”>
杨小涛点头,随后问起集成电路发展的情况。>
韩三凤沉思片刻,想到杨小涛也算是项目的负责人了,有些事迟早要知道。>
“我们正在研究集成电路,虽然进展不快,但简单的电路还是能做出来的。”>
“那显示屏呢?”>
“你说的是表达装置吧。”>
“对,你们能做出来吗?最好是液晶的。”>
“液晶?”>
韩三凤露出苦笑,“我们当然知道液晶是最好的了,可跟地方提出多次要求,但没有一个能够研究出液晶的。”>
“那你们打算怎么做显示装置?”>
“我们还没想好,不过这事不能将就。”>
韩三凤无奈说着,然后话题转移到计算器上,“你说的计算器应该是简单的小型计算装置吧。”>
杨小涛点头,“对,不需要太多的功能,完成加减乘除就行。也没必要储存用,所以简单的电路板就行。”>
“嗯!这样的话就容易多了。”>
韩三凤听到杨小涛这样说,突然觉得这计算器挺有搞头的,心里也有了兴趣。>
当然,这看起来比起计算机要简单,但也是相对的。>
真要做出来,可不容易。>
起码近期不用想了。>
两人一边走着,杨小涛便在一旁询问各种情况,他有些东西只存在记忆中,具体知识肯定不如韩三凤。>
而跟专业的人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