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开会的时候,因为小涛拿出的玉米脱粒机,陈老...”>
当刘怀民说完后,杨佑宁再次张大嘴巴。>
“三分厂?咱们要建三分厂了?”>
陈宫跟王国栋也是不可思议。>
“对啊,三分厂,陈老说的,那十有八九是真的。就是远点,在延州那边吧。”>
杨小涛肯定的回答,“怎么样,陈叔,我没骗您吧。”>
“这可是三分厂啊,从头到尾,要是搞好了,少说也得是三等功吧。”>
杨小涛在一旁开口说道,陈宫听后瞥了一眼,“你小子这是看我不顺眼,想要让我走就直说。”>
“哎呦,您可别这么说,我这不是听您说,没有三等功嘛。”>
“瞎扯!要去你去。”>
陈宫瞪了杨小涛一眼,然后又看向杨佑宁,“老杨,当初钢铁厂是你去看着的,要不这次你再去吧。”>
“这可是三等功啊,你上次去那不就是拿了一个吗,这次再拿一个。”>
杨佑宁立马冷哼一声,“你跟杨小涛的事,别扯上我。”>
“就我这身体,上次去了趟,差点回不来。”>
“再说了,这次又不是钢铁厂,是机械厂,要我看,老王去也行。”>
王国栋听了倒是没有反对,不过也没说话。>
因为他知道,在场的人,是没有机会去的。>
首先是杨小涛,这家伙要是去了,估计对延州来说是好事,他也相信以杨小涛的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带动周围的发展。>
但这对机械厂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损失。>
何况,现在好多项目都是杨小涛牵头的,离开他不行。>
就是他想去,那也不会多待。>
其次是刘怀民,这是机械厂的书记,许多组织的事情都少不了他。>
跟上级的交流,而且在大事上的决策能力,也是少有人及的,这种稳定人心的作用,更去不了。>
然后是杨佑宁。这位是宣传的好手,但真要深入实际嘛,或许还不如车间的主任吧。>
他去的话,那厂长就得空出来,后面不论是陈宫还是他上去,空出来位置又得变动。>
机械厂现在需要的是稳定,哪怕是相对的稳定,也要尽力维持。>
最后是他跟陈宫。>
不管是从私心上还是能力上,两人都有不去的理由。>
至于厂长的人选,那更不用想了。>
他们放着好好的总厂厂长不当,去个分厂当厂长啊。>
就是上面也不会这样安排。>
咳咳>
刘怀民轻咳一声,“这次三分厂估计是板上钉钉了。”>
“现在还要忙着脱粒机的事,但等这个过去了,肯定会提上日程。”>
“咱们几个要提前准备着,可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拿不出来。”>
杨佑宁点点头,“准备确实要有,万一上级用到了,咱们也有的说。”>
“当然,若是上级有人选更好。”>
陈宫也插话说道,“不过这件事,咱们不能强迫,先看看谁想去吧。”>
“而且,实力能力也是考虑范围内,不能随便一个人就行。”>
几人点头,最后杨佑宁笑道,“这样,咱们先放出风去,看看有谁想要进步下。”>
“这办法好,毛遂自荐,咱们也有的选。”>
......>
随后的两天,机械厂关于要设立第三分厂的消息就从办公室里传出来了。>
很快就传遍整个机械厂。>
不少人都在打听消息,虽然杨小涛几人没有出面说明,但几个秘书却是给出了肯定答案。>
尤其是小强秘书,说的更是有板有眼,什么为了红星机械厂的建设,什么大干快干响应号召,什么为革命建设不吝艰辛等等。>
只要是个有脑子的都能听出,这肯定是杨佑宁的话。>
至于娄晓娥,就含蓄多了。>
她也只是将消息告诉宣传科几个走近的姐妹。>
说什么第三分厂的厂长很大可能从机械厂出,还有一部分人会轮换到三分厂去,跟西北的二分厂差不多。>
当然他们是带着任务去的,要是做好了立功不说,还能平步青云。>
虽然娄晓娥只跟宣传科的人说了,但宣传科干的是啥啊,主打的就是一个人所众知啊。>
于是消息越来越准确,不少人都有些蠢蠢欲动。>
尤其是车间的工人。>
延州那里总比西北好吧。>
轮换一次,到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