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九号坏掉的,十八号,启用新的公章。”>
“大家都知道吗?”>
“不清楚,这种事也不需要公示,大家拿起来用就行。”>
“那你觉得谁可能知道?”>
郭亮想了一会儿,“这个先前弄坏公章的同志清楚,还有在公章损坏期间使用的人也知道。”>
“那段时间,因为公章上有个小缺口,使用的人都会问一下。”>
郭亮说完来到跟前,看了下就从单据里面挑出一张,指着印章的一处痕迹,杨小涛看了眼,果然少了一块。>
“将九号以后的单据都找出来。”>
娄晓娥立马转身寻找单据。>
郭亮这时候要是>
没一会儿,三人坐在下方,开始查看桌上的单据。>
“找到了!”>
娄晓娥喊了一声,两人立马凑过来。>
“杨总,郭主任,你们看。”>
“这张上的单据是十号的,但十号印章已经破了,可上面的仍旧是好的。”>
郭亮立马接过,上面的印章确实跟娄晓娥说的一样,然后脸色猛地惨白,他清楚,计划处里有硕鼠。>
冷汗刷的从额头上冒出来,眼下天气闷热,他却觉得浑身冰冷。>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啊。>
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这硕鼠存在多长时间了啊。>
杨小涛看了眼数据单,然后继续查找。>
郭亮见此,立马拿着找出来的单子,跟以前的印章对比起来,只是越看越心惊,几个对比下来,这几乎是完全一样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三人仔细查找,又发现了三张单子存在明显的问题。>
杨小涛看着三张单子上面笔迹判断是出自一个人的,但跟原主的笔迹还是有些差别的。>
“这虽然是签的王立的名,但从笔记上看,应该是模仿的,尤其是这些勾脚处,模仿的痕迹很重,结果故意模仿反而变得不同。”>
两人看着杨晓涛指出的几处失误,纷纷点头。>
“这上面的字,能看出来是谁的笔迹吗?”>
郭亮听了摇头,“看不出来。”>
“那你们计划处有谁平常喜欢模仿练字吗?”>
“没有。没听说。”>
郭亮擦了下额头冷汗,心里也是慌得不行。>
“杨总,将这三张数据单去掉,两边的数据大体都能对上。”>
娄晓娥重新整理资料将结果说出来,杨小涛听了点头。>
“杨总,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多两张单子,咱们机械厂又不会多出材料,更不会从中谋取利益,这有啥用?”>
郭亮有些想不通。>
千方百计做的印章,难不成就是为了掺两张假单子?>
若不是这样,以机械厂的管理情况,还能让他们占了便宜?>
杨小涛起身来到窗前,心里对于王卓的行为已然洞悉。>
听到郭亮的疑惑,便开口解释,“有时候,利益不是非要看得到的,也不是一定是钱。”>
“荣誉,地位,这些比起看得到的金钱,更有价值。”>
郭亮沉思片刻,然后猛地抬头。>
“杨总,您是说,他们是,栽赃?”>
“那这事肯定是督导组的人干的!”>
郭亮顺着杨小涛的思路往下想,立马得出上面的结论。>
杨小涛看着窗外,轻轻点头。>
娄晓娥在一旁吃惊的同时,又默不作声。>
以前老爹跟他讲起那些勾心斗角的事她还不以为意,觉得新时代,人人向上,那些隐私腌臜的事,在这里不会出现。>
可后来,来了一个王复汉,出了一个邱远,就让她明白,并不是那些腌臜之人没了,而是更善于包装了。>
而现在,事情就摆在眼前。>
“杨总!”>
郭亮上前一步,心里紧张着,万一对方现在就发难,他们是一点准备都没有啊。>
“咱们要不要现在就动手?”>
杨小涛仍旧看着窗外,双手环在胸前,沉默不语。>
两人对视一眼,静静等待。>
“不急,不急!”>
良久,杨小涛终于有了反应,两人同时抬头。>
杨小涛转身看着两人,然后指着桌上的材料,“我会让人监视他们,若是他们有动作,我们要先发制人。”>
“这些材料你们俩要尽快整理出来,以备万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