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国姓窃明 > 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

第211章 对张逆的最后一战(3/4)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都究竟是如何被攻破的,毕竟他也要考虑到回去后如何跟崇祯交代

白文选在堂下听见这个问题,也是竖起了耳朵,因为他同样非常想知道答桉。

这种场合,朱树人当然不会隐瞒,他说得越清晰,将来崇祯那儿会猜疑他的责任的可能性就越低。

于是他就翔实描述:“公公可能不知道,成都的城墙,数百年来确实年久失修,只因自古蜀中驻军,都没指望过敌人打进成都平原后,靠着守成都城池来坚持。

根据本官后来几天的加强打探,目前得知的最详细情况,是说一来张献忠借助了除夕前两三天,放松了攻城力度,诱导官军产生懈怠,以为流贼也要过年休整,然后他却在除夕当夜忽然加大了力度,打了邵捷春的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另外,就是张献忠最初攻城时缺乏火器,也没有使用火药,造成了官军麻痹,最后那天时,突击派出大量掘城木驴挖掘破坏城墙,还把流贼军中全部的火药集中使用,重点炸城,就彻底炸塌了一段城墙,涌入城内巷战。

按目前的最新消息,邵捷春应该也是跟蜀王一起殉国了。”

(注:张献忠用火药炸塌一部分成都城墙,这一点也是史实,书里并没有为了给朱树人加难度而开逆向金手指。历史上张献忠破成都时,这就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王公公听了后,也是不由叹息。

而一旁的方孔炤,对军事更加了解,所以他的叹息评论,也更加言之有物:“成都城墙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实在是出人意料了。

邵捷春没有充分提防,估计也是麻痹大意了,没想到成都的城墙会这么不经炸——据老夫所知,就在短短半年之前,李自成攻陈永福陈总镇守卫的开封时,就用过几乎一模一样的招式,

驱赶民壮推着掘城木驴,不顾伤亡强行顶着守军失石火器抵近到墙根下破坏挖洞,再用棺材装满火药扛到墙洞里埋实,引火爆破。但开封城墙高厚,李自成数次尝试都未得手,据说还估算错了爆破威力,炸死了不少挖墙埋药的死士。

那都是去年五六月份之前的事儿了,当时四川也还没有告急吧。想来这些战例情报,邵捷春也知道,没想到反而却让他灯下黑,不作提防了。

果然兵凶战危,绝对不能凭原本的老经验就指望包打天下,一旦麻痹了,随时都有可能付出性命的代价,唉。”

方孔炤这番话,算是站在公允的立场上,为邵捷春和蜀王之死找了个台阶下。王公公不太懂军事,被这么一个中立身份的旁观者解说了之后,他当然也是收获颇多,知道回京后如何跟崇祯汇报,解释其中的经验教训。

而方孔炤看似是在“死者为大”,为殉国的邵捷春说好话,但实际上,也是从旁帮了朱树人,再间接帮了他自己——

如果崇祯能想明白其中道理,教训,那么连殉国的邵捷春都不再追究了,还怎么可能对后续收拾烂摊子的朱树人和方孔炤不满呢?

这就好比一个基金经理,他接手客户资金的时候,大的大盘就已经是跌破一千点了,那后续怎么炒都没有下跌空间了,客户的本钱被再怎么亏,也怪不到他头上。

他和朱树人接手的,是一个刚到手就在十八层地下室里的盘子!

爬回地下十七层,那都是他们的功劳和本事!

王公公倒也不至于因为这几句话就彻底全信了,不过他也表态,成都他是不会去了。

他就留在重庆,恭候国姓爷为大军做好下一步出征的准备,然后恭送秦总镇(秦良玉)、方参将和张道台(张煌言,新封四川兵备佥事)、方抚台(方孔炤),以及那部分暂时划拨到方抚台张道台麾下听令的湖广援军,去成都合围全灭张献忠。

成都既然丢都丢了,是否第一时间拿回来,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相比之下,要堵住张献忠继续西逃北窜的路线,让他彻底瓮中捉鳖死在四川,才是更重要的。

所以,最后的成都之战,绝对不能打成一场追击战、击溃战,而要提前部署好包抄路线,打成一场彻底的包围歼灭战。

朱树人也建议,部队在行军前往成都的途中,最大规模的一支主力部队,必须走岷江路线——

因为成都虽然濒临岷江,但毕竟是再岷江东岸。所以从西侧截断岷江归途的话,从乐山眉山青城山一直插到都江堰,堵死岷江出青城山的隘口,就能防止张献忠再往西北逃窜当山猴子。

这种打法,就好比为了防止毒瘤脓疮溃烂,在切除的时候,要稍稍多切除一点旁边的好肉,防止脓毒拔除不尽,留下余毒。

代价也是有的,就是成都人民可能会稍微多受几天苦,屠城劫掠也会多持续几天。但为了彻底把问题解决在成都,为了天下,也只能如此了,方孔炤和张煌言没得选择。

王公公也彻底理解了这个战略思路,表示他会在重庆观望留到元宵节之后,然后就会回京,向陛下解释其中的苦衷。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国姓窃明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