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张爱玲的本心?还是由于现实的无可奈何?当时张爱玲已经36岁,再要有孩子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但当时,他们的生活颠簸动荡居无定所,也没有固定收入,赖雅的身体又不好爱玲在做出决定前,肯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那个小生命,来得太不是时候了,注定与红尘无缘其实孩子是我们的延续,是一条血脉绵延不绝的延续№多年之后,自己不在人世了,可这个世界上仍然有自己的一部分在生生不息地活着,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和孩子他们的后代,(这是不是就是我们俗人与张爱玲之间的境界区别)可是现在,她要亲手斩断自己与未来的联系,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这次流产手术使得张爱玲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失,她躺在病榻上,清切地感到那小小的生命离开了自己的身体,甚至连一个手势一声叹息都来不及做
这之后,张爱玲有过一段时间病得很重♀可能与人工流产有关后来,她在她已经完本的英文小说《赤地之恋》中增加了女主角被共产党干部当情妇遗弃后,做人工流产的情节,对临床体验冷静的描写非常细致,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痛苦之情,更可作为有其亲身体验的证明,因为没有亲身体验是写不出流产当时的痛苦和失掉孩子的痛苦
然而,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与人无尤≡始至终,她对赖雅没有半分抱怨♀段期间,赖雅陪同张爱玲游览了萨拉托卡全小镇♀是一个很古老的小镇,街钟和路灯古色古香,张爱玲很喜欢这个地方,流连忘返
张爱玲得到了她期待的安慰,到了晚上,两个人又愉快地谈起了他们下一步的文学计划爱玲打算创作构思两篇古典的中国故事:《僵尸车夫》和《孝桥》赖雅则计划商量着今后与她合作翻译中国诗集
他们经常到附近的餐馆美美地吃一顿青鱼,吃过以后都是张爱玲付的帐,张爱玲离开这个小镇的时候又留给赖雅一张300美元的支票,作为她来小镇的开支,也作为这段时间的生活费――她仍旧习惯于同别人在经济上分得清清楚楚,只有她帮人,没有她欠人的
张爱玲仍旧像当年帮助胡兰成一样援助赖雅,可见她对所爱的人的慷慨之情,也可见她对赖雅的感情之真其实这笔钱完全是她对赖雅的经济上的支援,这让我们回想起张爱玲与姑姑与炎樱都是锱铢必较,历来有对经济的明算账的习性,但对赖雅如此关照,也可见她已经将赖雅作为自己的亲人了
事实上,300美元对于拮据的张爱玲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但因为她的内心有着很传统的中国式贤淑美德,她即对他倾身相许,就自然觉得应该与对方同甘共苦至于“甘”“苦”各皆如何,她一时还来不及理会,但共同对付生活,在她确实非常明确的
10年前胡兰成在被追捕与困难中,她也是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稿费寄过去,然而胡兰成却总是毫不顾惜地背叛她
而今的赖雅不是胡兰成,说起来,这个年迈的美国男人,倒确实是张爱玲一生中唯一爱过她关心过她的人
她的残暴的父亲,她所仰慕的胡兰成,都没有始终如一地爱过她而能享受一种永久的始终不渝的爱,是一个人的真正的财富爱玲经过十多年的坎坷遭际,真正懂得了这一点
一个月以后,也就是1956年8月14日,张爱玲与赖雅在纽约市政府公证结婚,正式结为夫妻
按照美利坚合众国法律,结婚至少需要两位证婚人赖雅请了自己的一位好友玛莉?勒德尔;而张爱玲则请了炎樱来为自己证婚♀时候的炎幽里在想当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时的场面;现在她与赖雅结婚,自己仍然第二次为好友证婚
这第二次的婚姻同第一次一样,仍是那么的简单,而又郑重→命到处都在重复,然而炎樱多么消,张爱玲的这一次选择是对的,再也不要重复从前的路,再也不要受到伤害她心里默默地祈祷张爱玲,祝概爱玲
不过此婚姻不再同于彼婚姻,胡兰成追求张爱玲基本上是为了满足他的占有各式女人的癖好和一时的热情,胡兰成是从来就没有为张爱玲考虑过的现在赖雅对张爱玲的爱心与关怀,确实让张爱玲真真切切着着实实地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赖雅毕竟已经是65岁的人,不但没有机会重振他的文学事业,而且在随后的几年里身体也渐渐地不及以前
所以说,这一次的婚姻虽然说多少是合乎了张爱玲以前的“现世安稳”的平实愿望,却同时也把她自己带入了更为艰难辛苦的谋生之路,使得她自此以后的生活总不免有一种风雨飘零的感觉
少年时期她逃离父亲的家时所体会到的“惘惘的威胁”那种感觉,这种感觉也因此而无时不在地光临着她在美国的生活岁月
婚礼之后,张爱玲和赖雅在纽约一直呆到10月份,赖雅陪同张爱玲遍览了纽约风光,这让张爱玲十分的高兴在这个“蜜月旅行”里,张爱玲终于有了一种“归家”的感觉尽管这个家是暂时租来的但是,对于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又在外面漂泊多年的张爱玲来说,她实在太需要一个宁静的避风港湾
漂泊太久的心灵,需要一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