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明末山大王 > 第120章:归来

第120章:归来(2/2)

上一页明末山大王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小地方和陕西这样的穷困省份来说,着实是巨款。

而且盐商得到这些钱必然是用来买地或者埋地,升值方式很保守,而陈洛却是继续不要钱一般砸在基础建设和工程精密度提升,以及新型武器研发上。

膛线的奥妙被陈洛强烈要求提案研究,而最适合猎兵的长形子弹也得摸索。

钢铁的生产规范也得更加细化,免得以后在膛线机床上刻制时会因规格不一造成质量问题。

为从消极防御转变到主动防御,感觉到大将军炮好处的陈洛,已经加紧给予比尔波特巨额奖金悬赏,令其将主攻方向转为小口径野战炮和骑兵炮。

番薯在一日日成熟,饱食城的人口竟然也逐渐膨胀起来。

陈洛在明朝算是稍微低调,何况陕西本就因为各种天灾人祸不算是人口稠密的省份,米脂绥德附近又是靠近边疆,无数年都是异族铁蹄践踏之所,人口愈少。所以明境内的投奔流民还算少,但是陈洛忽略了那些在草原生活的汉人。

汉人在草原很是卑微,作为战败被俘的本就是奴隶身份,生活极度困苦。虽然经年累月的奋斗能略微改善生活,但汉人能融入蒙古人上层社会唯一的方法,就是做走狗汉奸。而没法在高层掌握话语权,就往往意味着汉人的权益根本没可能得到庇护。

奋斗一生,也是给人做嫁衣裳,蒙古贵族轻易就能用各种莫须有的理由将你敲骨吸髓诈欺得干干净净。

谁不憋屈?!

所以,自从陈洛做出千金买马骨的举动,直接用宝刀换取廉价奴隶来附后,顿时草原上的汉民尽数沸腾。

人离乡贱啊!!!

在蒙古人那里只能做狗,唯有回归咱大明的藩属下,才算真正找到根,才能挺起胸膛做人而不是天天被抽鞭子。

当有着长生堡特殊印迹“饱食制造”的无数家用品倾销到蒙古部落后,叛逃无法抑制地大批量出现,目标直指长生堡,无数汉人挣脱镣铐,带着浴火重生的希望拖家带口来投。

陈洛不仅一律接纳,并且直接给予安家费,就算是对方已经有蒙古婆娘,还生出血脉不纯的娃,都全部颁发试行版的证明——中国公民证件,上面写着无论出身任何种族,都绝不予以歧视,无论炎黄夷狄,但凡是被接纳的都是中国人。

中国,这概念其实在明朝人与欧洲人接触时便有,异族都是外国人,自己则是中国人。

就连他们为传承香火娶的当地婆娘都能得到接纳,这等礼遇让草原上的汉人尽数欢腾鼓舞,一大波的归来浪潮疯狂涌至。

安置这些人口的问题便被提上议席。

民政永远是经营新势力的关键,而战争当然不可能是常态。

最终,陈洛将军提出一系列方案,首先就是将已经同样习惯游牧生活的汉家百姓,在靠近长生堡的绿洲区域,进行放牧养殖,收获羊毛,而陈洛则为他们提供武力后盾,并且助他们在排挤其余小部落中赢得胜利,将其作为外援和屏障。

并且,陈字营中抽调教官去负责编排外围战兵。

然后就是最想要落叶归根的,便招聘来做工人,事实上,晋商也没那样快就撕破脸,毕竟他们作为明朝原住民的规矩根深蒂固,很难快速找到反制拥有军队的陈洛的手段。所以两者间暂且和谐共存,通过他们货物也是源源不断到来,一时间雇佣羌族的脚夫显然不够。

饱食城扩张和长生堡扩张及加固等等,都需要海量苦役,愿意出卖力气的,自然也能生活得很滋润。

还有开垦荒地等等,陈洛拍胸脯保证这些新归的人只要愿意种植抗旱作物番薯,他就愿意签署契约,就算未来减产,他也给予与普通农田产量相同的粮食供他们养家糊口。

所以番薯推广问题也算颇为完美地画上句号,只要来年丰收,他们就能看到好处。

高度发展状态的饱食城,商贸活动频繁的长生堡,一座隧道联系的一体两面,似乎正在最妥帖的道路上完美行走,而朝堂上赫然刮起一阵他们从未预料的风暴。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明末山大王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