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古北口的曹军守军兵卒的兵饷钱粮多少发一点,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稳定人心。>
曹纯一定还在渔阳,筹集粮草,调配兵马……>
但是曹纯也很快会到古北口来。>
这些都没人和雷重讲,但是雷重知道。>
他都知道。>
他看着古北口的南道口,回想起他这些年来在幽燕的一些事情……>
没错,其实他都知道的,只不过之前他装做不知道。>
就像是在外戍守三年,回家了发现自己妻子给自己喜添了一个一岁多的麟儿一样。他妻子说她一天在外,看到田里有的大脚印,好奇去踩了踩,就怀孕了……>
这是天赐孩儿啊!>
雷重脸上呵呵笑,心中麻麻皮。>
还踩脚印,妈蛋这是伏羲转世啊?自己能罩得住?这傻婆娘就说洗衣服被鲶鱼精碰见了,都比说这个由头好!>
不过生活就是这样,在秦汉之时,这种事情多了,家中的孩子能姓自己的姓就成了,讲究那么多,还过不过了?>
没看曹丞相都不说什么,自己这样一个小头目,又能说些什么?>
可这一年年的,一件件的,虽然雷重什么都不说,什么都装作不知道,都往肚子里面藏,但是终归是会发酵的,咕嘟咕嘟的冒着泡。>
『嗝……』>
雷重解下了葫芦,喝了几口,打了一个嗝,然后盯着葫芦看了片刻,忽然哼了一声,便是将葫芦丢在了路旁。葫芦恰巧摔在了一块石头上,裂成了两半。>
葫芦,糊涂。>
原本以为是糊涂才有福禄,现在雷重想明白了,凭什么要糊涂?>
雷重没有再看那葫芦一眼,抬头往前。>
他们回来的时候,不少人看到了,也觉得奇怪,却没有任何人多问一句。>
没错,在山东之地,不关自己的事情,没人会『多』问的。>
当然,即便是真有人多问了,经验丰富的雷重也能糊弄过去,但是许多人明明看到了雷重在没有什么紧急情况下就绕回来了,依旧选择的是事不关己就高高挂起。>
在今天之前,雷重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可是真等他站到了另外一边的时候,他才发现这问题究竟有多么大,多么的可怕……>
雷重转头,看了看一直都跟在他后面的刘复的队列。>
刘复等人装扮成为了『普通』的幽燕路人。>
在雷重眼中,刘复等人根本一点都不『普通』。>
如今幽燕之地,还有哪个路人能够像是刘复等人这样,吃得脸上红光,膘肥体壮,肚腰圆滚?>
看看周边的那些真正的幽燕百姓民夫,哪个不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气色灰败?>
但是奇怪的是,很多人奇怪,但是也不奇怪。>
雷重也想明白了,山东之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就是如此么?>
雷重对着刘复微微点头,然后便是带着人往前走,时不时的推开那些挡在道上的民夫队列,『让开!没长眼啊?滚远些!』>
若是机灵的,多半能察觉到雷重隐含的意思,愚钝的,便是还觉得雷重横行霸道,蛮横无理……>
刘复等人见状,便也一边大声嚷嚷,一边紧紧跟上。>
不多时,就到了古北口南道的关门之前。>
古北口原本颇为雄峻,可惜之前被胡人攻破过,后来又被骠骑军打穿了,于是很多防御工事都被破坏了。原本在南道口又宽又深的壕沟,现在也就勉强重新挖了一些做一做表面文章。就连城门上面的破碎砖块。直至现在都没有完全清理干净,拉拉杂杂的东边一堆,西边一处。>
在城门之处值守的兵卒,没精打采的检查着往来的民夫。说是检查,但也是应付差事。毕竟主要的威胁是在北面,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也不清楚未来有没有希望,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什么,也不会特别对于什么上心。>
不过雷重一行还是有些扎眼,没等雷重的人近前,守门的军官便是大喝道:『站住!尔等要来干什么?』>
雷重往前走了几步,『还能干什么?没钱吃饭了!兵饷!还我们的兵饷!』>
『等等!』守门军官伸手道,『你们先站住!』>
雷重等人倒也不急,便是按照守门军官的要求站住了,『今天要不到兵饷,我们就不走了!』>
『对!不走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还我们的兵饷!』>
雷重手下兵卒乱糟糟的喊道。>
城头上的兵卒见了,便是嘻嘻哈哈,浑然不在意。>
山东之地,闹兵饷都是传统艺能了,隔三差五就会来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