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十一章:山海关内吴三桂

第十一章:山海关内吴三桂(2/3)

上一页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尽管,而今驻扎辽东的是红娘子所部以及陆战队的徐闻、林庆业以及松井正雪等外籍军队。但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告诉他:明军,真的重新控制了辽东土地,杀上了满清本土。

大明,竟然真的在这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崛起。新皇登基,一扫过往颓唐,俨然有再度中兴之势。

而他呢……

“也许,我会成为未来人人唾骂的罕见,秦桧之辈吧?”吴三桂喃喃着,转而,久久苦笑了起来:“这雨之中,究竟要何去何从?”

吴三桂有些找不到答案。

这当然不是因为缺乏答案。事实上,这些天来,山海关与宁远城内多的是劝说吴三桂之人。

答案呢,无非是劝吴三桂尽早出兵。

但同样,在耳边敲边鼓,幽幽说着若是没有投降清军有多好。

要是没投降清军,说不定上一战朱慈烺攻克盛京的时候,他吴三桂就能顺势把多尔衮关在京师里。到那时,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哪里不比攻克盛京功半分?

要是没投降清军,说不定吴三桂此刻已然可以克复锦州,前出到大凌河。辽西军门重新振作。到那时,依旧可以找朝廷要这要那,封官赏爵。

要是没投降清军,说不定……不,不是说不定。那是一定不会再纠结这个问题了。

至少,不用再纠结如何出兵,如何进攻位于蓟镇的陈永福部皇家近卫军团第二团。

……

“平西王,三顺王来了。”说话的是一个年岁颇轻的少年郎,此人名作夏国相,是吴三桂的女婿。投降清人以后,吴三桂总觉得身边许多人看待他的眼光悄然一变。越发相信起了血亲更加忠城。

夏国相说的三顺王就是清人手中的另外一支汉军力量。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怀顺王耿仲明。

说起来颇为奇特,自从攻克盛京,城内汉人逃散一空以后,三顺王所部的汉军越发得到了满清上下的重视。

伴随着皇家近卫军团的强大被不断证明,清军上下极力开始加强火铳的力量。虽然有无数满清精锐士兵被组建成神机营对抗朱慈烺的皇家近卫军团,但迫于急速的需要以及汉人火器的强大,三顺王各部的汉军旗越发得到重用。

日子好过许多,汉军旗对清军的忠诚度跟着提高,他们自视盛京城内再无其余汉人与他们争宠以后反而争相开始极力将审视的目光盯在辽西吴三桂身上,俨然将吴三桂当成一个随时可能反叛的大反派。

这般争相献媚自然惹得多尔衮大为赞赏,于是派驻到了山海关,名义上就是随时准备再度出兵进攻蓟镇。

……

山海关总兵府,这里始建于洪武十五年,一开始是山海卫的衙署。万历四十六年,级别得以升级到山海关总兵府。在原定大明最后的二十六年里,一共二十三任总兵在这里任职,见证了辽东巨变,从萨尔浒战役到宁锦大捷,现在似乎又要见证一个新的历史。

直到而今,这里依旧属于吴三桂。只不过,曾经的大明山海关总兵变成了大清山海关总兵。

沧海桑田,内里规制不变,外面驻扎的军士却已然换了一身衣裳,更是多了许多其他的人。

山海关占地巨大,足足有三十五亩,约莫有两万三千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场内容纳的将士除了吴三桂的士兵外又多了三班人马。

加上吴三桂所部,这里一共四班人马,分属四人。驻守门口的是吴三桂的兵马,其余虎视眈眈,面露不善的便是其余三顺王的亲卫。

他们甚至没有解下兵甲就气势汹汹地进入了山海关总兵府。

率领着亲卫入内的孔有德、尚可喜以耿仲明披甲执锐,被亲卫们簇拥着走进总兵府,他们从北面的军营里走出,由北往南,一路过府前街,越牌楼,从大门进仪门,在戒石坊里被吴三桂从弟吴三枚带领的关宁军对峙后终于见到了吴三桂本人。

“擂鼓聚将,允他们进大堂!”吴三桂说罢,转身入内。

吴三枚愤恨地看了一眼三顺王,跟着吴三桂进了大堂。

气氛稍稍一松,但当众人在大堂各自落座时,气氛重新绷紧。

吴三桂是个身材健硕的中年男子,而今三十三岁,与多尔衮年岁一般。身在辽西,为关宁军老大,吴三桂与众人的气质都颇为不一样。端坐上首,赫然就有一股上位者的气势。

分别落座左右两侧的孔有德则是身材黑瘦,全身披挂铁甲,左手按刀,目光凝实,随意地在屋内扫视着,却藏着一股随时都能拔刀冲杀的气势。他是矿山工人出身,后来上了海做了海盗,一副杀人嗜血求生的模样,到了而今成了大清国的怀顺王,一样是悍勇。只不过,当孔有德看到尚可喜与耿仲明两人的时候,突然露出了一点笑容。

耿仲明目光炯炯,死死盯着吴三桂,面露凶狠之色。一旁的尚可喜亦是沉默不言,绷着脸,盯着吴三桂,眼露不善。

这三人都是当年毛龙的部将,后来毛龙被杀,纷纷逃到登州归顺宁孙元化。辽人虽然悍勇善战,但孙元化却是没能驾驭这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