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战

第二十八章:皇者的挑战(2/3)

上一页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登州太远了,陆路援京时间不够。”朱慈烺道。

倪元璐面色有些艰难,道:“次选之中距离京师最近的是天津卫大沽。但天津卫军机处没有后勤转运机构,天津卫大沽港口设施亦是老旧狭小,战时之用实在勉力,上下没有完备处置,恐怕有些艰难。”

说完。倪元璐顿了顿,道:“军机处上下会重新调整此方案。竭力准备齐全。如此,第一方案全面防御便是移朝鲜皇家近卫军团主力至天津卫大沽。截断山海关攻向京师之来犯建奴,从而与京师勤王之师形成互为犄角之势。如此,或可应对清军全面来犯之势。”

朱慈烺微微颔首,看向谢洪运。

谢洪运见此,轻咳一声,道:“南京方面的回应已经由猎鹰飞报传来了。目前国内的情况对我们很不妙,京师危难,大明最强大的主力军队却在海外藩国之中。若不是前期黄州沙里院大捷的影响还没有消退,我们此刻恐怕反而成了罪魁祸首。”

众人纷纷沉默。没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

“不仅京师之中纷纷盼望殿下回国,就是南京……”谢洪运原本想说南京将官全体都想朱慈烺回国主持大局,但突然想到军机处的杨岳没有吭声、南京内阁也还算安稳,便话头一转道:“南京士绅不少大臣也对此格外微词,认为此刻应以勤王京师为要。”

“我知道谢卿的原本想说的是什么。内阁与军机处那边私信来的也是希望本宫回国,意思却是都不放心京师那一帮子人能够组织好勤王之战。甚至,都没几个人敢去守至关重要的通州。到时候,漕运一断,京师也就不攻自乱了。”朱慈烺苦笑了一下。

朱慈烺用人的眼光还是很好的。内阁的李邦华军机处的杨岳都稳固住朱慈烺的基本盘,而且纷纷看出了京师无可用之才这一层。

这个时代,有理的组织核心很多时候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大明够格与多尔衮交手的人不是死了投降就是没有足够的权势,死掉的孙承宗投降的洪承畴不说。没有权势的自然就是孙传庭。

眼下,大明唯一有实力也有本事可以与多尔衮交手的就只有朱慈烺了。而且事实上,朱慈烺一直在与建奴交手。只不过对手从原本区区一个牛录章京变成阿巴泰,最后变成多尔衮。

“第二……是新任军师李定国提出来的方案。”倪元璐再提这一点的时候微微犹疑了一下。推出这一点。此前的倪元璐可是思虑良久,这才下的决定。

李定国就是当年那个张献忠的义子。战败投降后获准加入了大明陆军校习。陆军校的课程主要就是战技训练与兵法训练。前者对于一个久经作战的老兵而言入门简单,缺的只是系统性的联系,很快就率先完成业。后者对李定国稍稍有些难度,但分解开来也就是化课程以及条例背诵与兵法理解,李定国毕竟不负这个名字,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课业的考核。

这般神速的天才自然不会被埋没,战事频繁的皇家近卫军团可不会错过这个人才。主持陆军校的傅如圭也十分明白,陆军校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解决军官缺乏的问题,当然不会将这么一员英才空耗。虽然从军校的角度来说,继续深造更利于军校,但……

李定国主动要求加入皇家近卫军团,尽快实战。

恰此时,军务司的最顶层机构军机处开始在南京组建,李定国被陆军校推荐位见习军师加入了南京军机处。当朱慈烺决定跨海远征后,李定国又应征进入随军军机处赶到朝鲜,最终在汉城的五日突击战中发挥出色,崭露头角,为倪元璐所认可。

所谓五日突击战便是军机处在短短五天时间内为大军迅速北伐制作出了作战计划保障后勤转运的运转。

李定国在其中发挥了中坚骨干的作用,证明了其统筹组织的强大能力。

这一次,当李定国提出这一方案后,倪元璐决定冒一次险。

“这一个方案,军机处认为十分冒险,但具有参考价值。”倪元璐拿出了首官的担当,宽慰地朝着李定国点了点头,道:“方案结合了此前从南京与京师获得的辽东军略图册以及地理山川水运等所有资料,规划了一个……突袭沈阳围魏救赵的计划!”

这时,李定国站示意倪元璐,希望自己开腔。虽然李定国心中感受到了倪元璐的爱护之心,明白这一个冒险的计划将对李定国造成多大的非议。但李定国清晰坚定地明白这一战略计划的价值。

倪元璐看到了李定国眼中的坚定,又看着一直在苦思冥想仿佛神游天外的朱慈烺,沉思一下,见朱慈烺这空隙里没有开口,他呼出一口气,决定让李定国开口。

“多尔衮策反吴三桂,突破宁锦防线与城防线说到底还是为了围魏救赵,解决朝鲜问题。其越是来势汹汹,越是勇猛,便越是证明建奴在乎朝鲜,在乎建奴左翼的安危,以至于不惜倾巢出发也要将我们逼回国内!”李定国此刻站了起来,站立如松,留下来一个不错的印象分。当李定国说到围魏救赵,建奴左翼安危的时候,在场不少人都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十分认真地倾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