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 军史小说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二十七章:长芦图书馆

第二十七章:长芦图书馆(2/3)

上一页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顶点小说网在线收听!
每天抱着奏章看不完的人呢。

庶务自有大臣们负责,朱慈烺若是每件事情都管一遍,那只能是一个后果,他累死了,事情未必还能干得好。

他很清楚,别看外间觉得他无所不能。但很多事情,不过是朱慈烺用人得力,能够将正确的事情放到正确的人身上罢了。

当然,也并非是什么事情都烦恼不到朱慈烺的身上。

半个月后,史可法上书请奏致仕,乞骸骨。

朱慈烺看到奏章以后,唏嘘不已。

锦衣卫对此事调查十分详细。

自从史可法踩上了盐商这点事以后,却真的有盐商每日寻上门,真把他当作盐商的救命恩人了。

偏偏,不少旧党中人有许多还真受过盐商恩惠,也都来劝史可法为盐商分辨,阻止盐业总公司推行。

这时,京师里各处角落都冒出来诋毁盐业总公司的事情。

但史可法不傻,他很清楚,这是政敌的陷阱。

本来,史可法与盐商是没有关系的。他一开始就没想过是要为盐商说话,要不然也不会开口了。

现在,盐商找上门来。这个时候史可法若是却不过底下人苦劝,答应下来,那他可真是黄泥落裤裆,不是米田共也是米田共了。

所以,史可法最终还是拒绝了各地盐商的请托,就连自己门下弟子也拒不相见,来了个关门闭客。

史可法如此做,固然是保全了自己的名声,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但是,史可法那些弟子却大大感觉丢脸,心寒。

靠山靠不住,就只能靠自己。

朱慈烺还知道,接下来,顾炎武干了一件让朱慈烺感觉颇为惊艳的事情。此事一出,史可法就将彻底难以收拾。

顾炎武下令上缴十三万九千余两银子的利润中一共五万两银子给京师,由奏请以长芦名义,于京师、长芦两地开设图书馆,以供天下士民,无分贵贱皆能入内读书。

显然,这是在呼应当初朝廷允许开办公司之后,对于利润上缴用于帝国福利开支的政策。

这一举出来,京师还未成形的一些舆论骤然转变。

顾炎武曾经是名士,后来是从龙之臣,在士林之中艳羡之人有,嫉恨之人更有。

故而,这一回顾炎武由官入商,不知道多少人以此笑骂,说是顾炎武钻进了钱眼里。说是朝廷与民争利,吃相格外难堪。再加上盐商搅动趁机推波助澜,自然就让顾炎武卷入舆论漩涡之中。

但这两座图书馆的实事做出来,不仅京师有司叫好,就是全京师全长芦百姓都拍掌叫好。

这年头读书难,难在于脱产读书开支浩大。其中除了吃饭这些固定成本外,书籍就是一个难以承受之重。

藏书万卷,这是全省都能闻名的大事。

很多人想要买一本书,非得节衣缩食不可。

所以,看书之难,是不少士子,不少有心读书之人内心深处之痛。

而现在,顾炎武要出资五万两修筑两座图书馆,一下子就引爆了所有人的需求痛点。按照后世,这个点子出来,分分钟就是好评五星,日活过亿的神级产品。

放大明,一座图书馆,一座公开所有人无分贵贱都能进入读书的图书馆,那是功德无量的善事。

落在京师,不知多少人文教得便利。落在长芦,不知道多少人心能为顾炎武所用。

看这两处手腕施展,朱慈烺不由感慨,新生代成长很快呀。

顾炎武的出色,落在史可法那里,就是分外的丢脸。落在那些盐商眼中,更是格外绝望。他们自然是对史可法犹如抓住绝望的稻草一样,拼命求见。

盐商们当然见不到史可法,但他们有办法折腾那些史可法的弟子、门人。

史可法狠心一次次拒绝,却也因此一次次将人心摧残。

没多久,史可法就发现自己贯彻政令的时候,忽而觉得使唤不动手底下人了。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史可法就这么倒在了一个小小的盐政改革上。

最终,史可法默然地自求致仕,给一个体面的结局。

“是偶然,却是必然。”朱慈烺心中念叨了一句。

他并没有想针对史可法,事实上,黄道周与史可法这两个旧党领袖对朱慈烺来说还是有必要的。保持朝中的反对派存在,就是保持皇帝陛下的一部分权威。

史可法的失势,是他跟不上时代。

他习惯于旧秩序,习惯于旧的帝国治理方式。是以,当新政出台的时候,史可法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对,下意识的拒绝。

这样的反对与拒绝,注定了史可法不是败在盐商上,就是摆在下一个改革的议题上。

固然,大部分的改革都是失败的。

但朱慈烺不一样。

朱慈烺还年轻,他的意志,也前所未有的坚定。

这样的一个有心改革的皇帝,将保持朝廷长达四十年政策主旋律的稳定。这样的改革,哪怕只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章节列表下一页